銅基材料被證明是最有前途的CO2還原催化劑,可以對多電子還原產品提供高選擇性,而CO2在聚合物改性的銅基催化劑上的電還原顯示出高多電子還原(>2e–)選擇性,但大多數相應的電流密度仍然太小,無法支持工業應用。基于此,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徐寶華團隊設計了一種基于聚離子液體(PIL)的Cu(0)-Cu(I)串聯催化劑,用于生產具有高反應速率和高選擇性的C2+產物。值得注意的是,該催化劑獲得了76.1%的C2+法拉第效率(FEC2+)和304.2 mA cm-2的部分電流密度。Cu(0)@PIL雜化體的PIL層可以通過與額外的銅鹽反應配位,引入高度分布的氧化銅相和單個Cu位點。因此,它提供了足夠的Cu(0)-PIL-Cu(I)界面和表面密集的靜電網絡,以穩定和富集關鍵中間體。機理研究表明,高度分散的Cu(0)-PIL-Cu(I)界面對于該反應至關重要。具體來說,Cu納米粒子衍生的Cu(0)-PIL界面具有高電流密度和中等C2+選擇性,而Cu(I)物種衍生的PIL-Cu(I)界面表現出與局部富集的*CO中間體的C-C耦合的高活性。此外,PIL層的存在通過降低C-C耦合的勢壘來提高C2+選擇性。該項研究為基于聚合物的催化劑的合理設計提供了新的見解。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to C2+ Products on a Poly(ionic liquid)-Based Cu(0)-Cu(I) Tandem Catalyst.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1. DOI:10.1002/anie.20211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