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柏林立法機構采取了激進的措施來解決困擾許多職業生涯早期研究人員的不穩定就業狀況。它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各高校為新的博士后招聘提供一條通往終身職位的途徑,這一舉措可以作為解決學術界“旋轉門”問題的測試案例。
立法委員在沒有咨詢高校代表的情況下投票通過了這一規定,支持者表示這將改善在柏林的博士后的工作條件。但它導致了動蕩:招聘暫停、辭職,并有預測稱這將終結柏林作為研究中心的地位。也因此,知名高校柏林洪堡大學校長薩賓·昆斯特博士 (Sabine Kunst) 于10月宣布將在年底辭職。
和其他地方的早期研究人員一樣,德國的博士后在有限的教職空缺上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他們還面臨著時間限制:獲得博士學位后只能在大學或研究機構以臨時合同形式工作6年。這項2007年通過的法律旨在防止博士畢業生被一系列不穩定的合同束縛住。但許多人認為,它迫使太多高產的博后離開學術界。
德國研究部網站上發布的一段視頻部分推動了這項新政的出臺,視頻本打算推廣2007年的法律,卻激起了眾怒。它講述了一個名叫漢娜的博士后的故事,視頻中說法律鼓勵像漢娜這樣的高級博士后在必要時轉到非學術性工作,從而為新博士后創造機會。如果沒有法律,高級博士后將會“阻塞學術圈”。
在6月的一場社交媒體活動中,憤怒的研究人員邀請同事分享他們關于6年任期限制所造成的問題的故事。成千上萬的人使用#我是漢娜#的標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6月24日,德國聯邦議院在議會討論了這個問題。管理柏林的議員們更進一步,直接在立法中加入了關于終身職位的條款。
批評人士指出,該法律并沒指出將柏林1000多個博士后部分轉換為終身職位所需的資金來源,并在未來雇用更多博士后。“目標是值得贊賞的,也需要更多的終身職位。但是同樣需要更多的錢來做到這一點,”代表高校領導人的德國校長會議主席彼得-安德烈·阿爾特(Peter-André Alt)說。
法律也沒有明確指明通向終身職位的途徑。例如,為博士后設定什么樣的資格標準以及由誰來決定是否滿足標準。觀察人士預計,這些細節將在未來幾個月敲定。但與此同時,受該法律影響的四所研究型大學之一的柏林自由大學已經停止了所有博士后的招聘。基督教民主聯盟黨的聯邦立法者也考慮在法庭上挑戰該法律,理由是管理學術合同的聯邦法律將取代該法律。
洪堡大學校長昆斯特博士表示,這項法律將要求洪堡大學進行大規模重組,她將無法實現任何其他目標。例如,如果院系增加固定員工就必須招收更多的本科生,這將導致額外的預算困難。她擔心這項法律還將影響從其他地方招聘知名教授,因為他們想要帶來的任何博士后都會自動獲得終身職位的資格。
這項立法的支持者認為它并不完美,但他們認為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柏林夏里特醫學院教職工委員會主席、柏林大學學術委員會發言人安妮特·西蒙尼斯(Anette Simonis)說:“這增加了高校領導們的壓力。多年來,他們一直無視抗議和要求改變的要求。這是一個真正討論的起點,討論如何擺脫成為科學家的唯一途徑就是成為正教授的想法。”
德國以外的研究者也在關注。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高級講師米格爾·豪爾赫 (Miguel Jorge) 一直在為早期研究人員奔走,他表示,該法律與歐盟內部其他要求變革的呼吁是一致的。例如,他在2016年與人合著的一份聲明建議從資助短期項目轉向資助更長期的職位。要實現這一點,需要改變融資模式。
昆斯特校長說,問題在于立法者“試圖將學術圈的問題包裝成一個小片段”,而沒有考慮更長期的影響。斯圖加特大學兼職教授、#我是漢娜#發起人之一克里斯汀·艾希霍恩 (Kristin Eichhorn) 表示同意。她指出,對學術圈的任何調整都會產生下游影響,類似于6年限制造成的意外傷害。艾希霍恩希望預計下個月上任的新聯邦政府將解決德國各地科學家的可持續就業改革問題。
Controversial Berlin law gives postdocs pathway to permanent jobs, Science 2021. DOI: 10.1126/science.acx9695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controversial-berlin-law-gives-postdocs-pathway-permanent-jobs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7/0039408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