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典型的電池類型材料,CuCo2S4因其高理論比容量而成為超級電容器的有前途的候選材料。然而,其實際應用受到固有緩慢的離子擴散動力學和較差的電傳輸特性的困擾。近日,延世大學Seong Chan Jun、昆士蘭大學Yusuke Yamauchi、華中科技大學繆靈、華東師范大學張健和Ling Kang等通過一種可控的還原策略,以使用乙二醛作為還原劑在沉積在碳布(CC)上的CuCo2S4中產生表面硫空位,以加速氧化還原反應。實驗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硫缺陷同時促進了OH–吸附,調節了電子結構,增加了CuCo2S4的活性位點,從而提高了電化學儲能性能。結果顯示,優化的Sv-CuCo2S4表現出高比容量(1 A g-1,832 C g-1)和出色的倍率性能(20 A g-1時的容量保持率為73.8%)。另外,優化的Sv-CuCo2S4還具有出色的循環耐久性(5000次循環后僅3.0%的容量衰減)。基于優化的Sv-CuCo2S4和VN-400 °C組裝的柔性固態ASC器件,在750 W kg-1下表現出61.4 W h kg-1的相當大的能量密度,以及優異的電容穩定性(即使在 10 A g-1下10000次循環后,仍具有94.8%的良好循環能力)。此外,這些器件表現出優異的靈活性,在不同彎曲條件下比電容沒有顯著變化,即使在0°到90°之間彎曲500次后,電容衰減也只有6.6%。該工作所提出的設計證明了通過高性能便攜式電子設備的表面空位工程調節電池類材料反應動力學的可行性。Realizing Superior Redox Kinetics of Hollow Bimetallic Sulfide Nanoarchitectures by Defect-Induced Manipulation toward Flexible 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s. Small, 2021. DOI: 10.1002/smll.20210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