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元/甘立勇/余丹梅Nano Energy:小平面工程促進CO2光還原的空間電荷分離 2023年10月18日 下午9:32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21 通過光催化合成將CO2轉化為燃料似乎是緩解當前能源危機的一種很有前景的方法。但如今從微觀層面了解光生電荷分離仍然是一個挑戰,因為它為設計高性能光催化劑提供了基石。 基于此,重慶大學周小元、甘立勇和余丹梅等通過小平面工程揭示了光生電荷分離/轉移與晶體結構之間的關系。 通過在水熱過程中調節pH值,構建了一系列具有(001)或(010)主要暴露面以及不同側面暴露率的BiOBr納米片。發現各向異性晶面的暴露允許光生電子和空穴分別轉移到側面和主要暴露的小面上,這歸因于不同小面之間形成的結(即小面結)。 在具有(010)/(102)面結的BiOBr-5中,電子轉移速率(kET)和效率(ηET)分別為3.658×106 s-1和54.09%,優于具有(001)/(110)面結的BiOBr-1。BiOBr-5的電子轉移速度快、轉移效率高,使得在人工日光下CO2光還原具有高CO釋放速率。 這種增強是由小面結而不是主要暴露的小面引起的,從而改善了光生載流子分離。小面結保證了小面結兩側發生空間電荷分離,并允許氧化和還原反應獨立發生。這項工作為通過暴露小平面的協同工程來控制電荷傳輸行為鋪平了道路。 Facet Junction of BiOBr Nanosheets Boosting Spatial Charge Separation for CO2 Photoreduction. Nano Energy, 2021. DOI:10.1016/j.nanoen.2021.106671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8/4a8bc8fbd4/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張鐵銳/尚露AEM:MOF-5衍生碳負載Fe SACs用于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高效ORR 2023年10月16日 江海龍教授,連發Angew、Nature子刊! 2023年10月5日 ACS Catalysis:氧還原反應雙金屬位催化劑的機理研究 2023年10月2日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最新Science! 2023年10月15日 鄭洪河&王艷EnSM:類LiTFSI結構界面層,助力20C高倍率硅負極! 2023年10月8日 JACS:相結構可控的Pd-Bi納米催化劑用于電催化ORR 2023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