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楊勇/沈錦優Small: 生物質誘導的雙相碳裝飾: 波段和電子工程用于高效N2光固定 2023年10月18日 下午8:20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8 氨(NH3)是維持生命和保證全球糧食供應的重要成分。它還在化學工業、精細有機合成和科學研究等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傳統的NH3生產方法會消耗大量能量和產生CO2,因此,利用光催化技術替代傳統的NH3生產(Haber-Bosch工藝)對于能源和環境修復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楊勇、沈錦優等提出了一種生物質誘導的雙相碳摻雜策略,通過在氮化碳(CN)的制備中加入藕粉,制備出一種具有高效電荷分離和豐富的光催化N2反應位點的光催化劑(DC-CN)。 首次通過蓮藕淀粉和雙氰胺的一鍋共熱解和聚合,對氮化碳(CN)進行了面內共軛和異質修飾的雙相生物碳改性。 藕粉能夠轉化為平面稠合碳環(C環)和物理堆積的碳顆粒(CP),基于稠合C環的摻入量優化共面系統的能帶結構和光捕獲能力,電子可以輕松地穿過3-s-三嗪環和 C環之間的無槽界面,從而顯著限制電子-空穴復合。同時,CP還起到電子清除劑的作用,進一步加強了電荷分離。 因此,優化的雙相碳摻雜CN(DC-CN0.1)表現出優異的光催化固N2性能,NH3析出率達到167.35 μmol gcat.-1 h-1,分別是gC3N4、異質碳裝飾的CP-CN和平面內稠合C環-CN的5倍、3.1倍和2.5倍。 光電化學測試、DRIFT光譜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與庚嗪環相比,平面稠合的C環和異質碳納米粒子是優選的反應位點,對N2的活化和轉化顯示出更高的活性。 此外,在N2吸附和加氫過程中,C環-CN上的自由能明顯低于gC3N4,這對促進雙相-碳摻雜gC3N4體系的固氮反應有很大幫助。因此,雙反應中心與雙電荷轉移途徑協同作用極大地提高了DC-CN的光催化固N2能力 Biomass-Induced Diphasic Carbon Decoration for Carbon Nitride: Band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argeting Efficient N2 Photofixation. Small, 2021. DOI: 10.1002/smll.202105217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8/5dad243a19/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他,西安交大副校長,國家杰青/國重實驗室副主任,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6月5日 Nature Communications:通過融合新型納米技術提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CMOS)性能的研究 2024年5月4日 DFT+AFM經典工作:如何引起分子不對稱吸附,增強特定官能團活性 2023年11月28日 澳大利亞初創公司研發新體系電池,要干掉液流電池! 2023年10月15日 華科大韓建濤/方淳ACS Nano:NaClO4和NaPF6,誰更適合鈉離子電池? 2023年9月30日 潘建偉院士領銜!中科大/北大,最新成果登頂Nature Physics!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