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炯/李雋等人Nature Nanotechnology:規模化制備單原子催化劑,金屬載量可達23 wt%! 2023年10月18日 下午8:34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37 成果介紹 多相單原子催化劑(SACs)將單分散原子金屬中心與可調制的配位環境相結合,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催化反應。然而,在金屬含量超過2 wt%時實現單原子分散仍然具有挑戰性。同時,目前的大多數制備技術仍不具備規模化制備的潛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呂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Javier Pérez-Ramírez,南方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李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Zhao Xiaoxu等人介紹了采用浸漬和兩步退火相結合的方法,在化學性質不同的載體(如氮摻雜碳(NC)、聚合氮化碳(PCN)和金屬氧化物)上合成金屬含量可高達23 wt%的高密度單原子催化劑。在分子水平上,通過實驗和模擬表征合成機理表明,該方法依賴于控制配體從金屬前驅體的去除以及與載體的相互作用,即通過逐步去除配體、控制金屬前驅體與載體的鍵合,可以防止其熱誘導聚集成納米顆粒。 進一步地,本文通過機器人自動合成、公斤級規模化制備,其所得產物的可重復性、性能并無多大差異,證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高效性,并提供了探索幾乎無限的單一或多金屬催化劑庫的途徑。隨著金屬含量的增加,反應性大大增強,這可以根據特定的實際應用來進一步自選擇優化表面金屬的密度。此外,在三個不同的催化系統中觀察到的依賴負載量的位點的特異性活性,也反映了多相催化劑設計時存在的眾所周知的復雜性,而現在可以用具有廣泛可調金屬負載的單原子催化劑庫來解決這一問題。 相關工作以Scalable two-step annealing method for preparing ultra-high-density single-atom catalyst libraries為題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發表論文。 圖文詳情 圖1. UHD-SACs的合成 圖2. UHD-SACs的電鏡和光譜表征 圖3. 多金屬UHD-SACs的ADF-STEM圖像以及EDS映射 圖4. 自動合成單原子催化劑 圖5. UHD-SACs的合成機理研究 圖6. UHD-SACs的催化性能 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本文建立了可擴展的濕化學方法,在化學性質不同的載體上來負載廣泛的過渡金屬,從而制備UHD-SACs,這是對其實際應用的新突破。實驗和理論分析表明,兩步退火方法在穩定孤立金屬原子、實現高表面密度方面的成功源于金屬前驅體與載體的選擇性結合。這種受控制的相互作用使弱相互作用的物種得以去除,從而避免了上述物種會在完全分解后發生聚集。 除了單金屬體系外,還可以很容易地擴展到多金屬體系庫,證明了兩步退火方法的普遍適用性。自動化和大規模合成的可重復性,證明了該方法的高效性,為UHD-SACs在可持續化學和能源轉化中的廣泛應用鋪平了道路。 文獻信息 Scalable two-step annealing method for preparing ultra-high-density single-atom catalyst libraries,Nature Nanotechnology,202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1-01022-y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8/a6d45b0b62/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孫世剛/黃令/王崇太,最新Nature子刊! 2023年10月5日 Angew.Chem. 狄拉克半金屬–用于研究催化劑表面性質及催化作用的理想模型 2023年11月13日 Goodenough&李玉濤等Angew: 用于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的Li2S6集成PEO基聚合物電解質 2023年10月29日 Nat. Commun.電化學方法+分子動力學模擬:探究離子液體電化學界面 2023年11月27日 趙忠奎/章日光/劉岳峰Nature子刊:不飽和N、O配位調節單個銅中心電子排布,增強對苯的選擇性氧化 2023年10月7日 Nat. Commun.: 乙炔氫氯化金屬催化劑碳載體的設計 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