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段昊泓Nature子刊:鹵化代替OER,產鹵化物產H2頂呱呱! 2023年10月18日 下午8:26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32 光電化學(PEC)技術是一種通過水分解生產H2的有前景的方法。然而,動力學緩慢的析氧反應(OER)限制了其發展和應用。近年來,研究人員通過引入有機物氧化反應來替代OER,導致PEC系統能夠高效HER并產生高附加值的有機物。然而,它們很少被探索用于C-H鹵化以生產具有工業和醫藥重要性的有機鹵化物。 基于此,清華大學段昊泓團隊報道了一種使用富含氧空位的TiO2光陽極和NaX (X=Cl–、Br–和I–)進行C-H鹵化的光電催化策略,以產生高附加值的有機鹵化物與H2。 研究人員將NaX的水溶液(pH = 7)用作電解質和鹵化物源。實驗結果表明,該PEC系統實現了環己烷氯化為一氯代環己烷,選擇性高達92.5%,產率為0.064 mmol cm-2 h-1。 另外,實驗結合自旋極化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環己烷的PEC氯化主要遵循自由基鏈式反應過程,其中氯自由基和Cl2是通過TiO2上光生空穴催化鹵素離子的活化產生的。該策略具有廣泛的底物范圍,例如芳烴、雜芳烴、非極性環烷烴和脂肪烴等。 更重要的是,實驗和理論結果都表明,TiO2上的氧空位有助于增強鹵素離子在局部環境中的吸附,從而增強鹵素離子在局部環境中的富集,同時也提高了光生電荷的分離效率。 基于上述研究,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自供電的PEC系統,其能夠直接利用海水作為電解質和Cl–源,并且該系統實現了412 μmol h-1的氯環己烷生產率和9.2 mL h-1的H2生產率。這項工作可能為在溫和條件下光電化學C-H鹵化耦合H2生產開辟了一條有前景的道路。 Photoelectrocatalytic C-H halogenation over an oxygen vacancy-rich TiO2 photoanod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DOI: 10.1038/s41467-021-26997-z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8/ffa55e5a82/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山大楊劍EES:有機物嵌入層狀結構實現無枝晶鋅負極 2023年10月15日 華東理工Small:三明治結構聚合物電解質實現快速的鋰離子傳輸 2023年10月9日 于吉紅院士/關卜源教授,最新JACS! 2024年1月18日 中南大學吳飛翔教授AEM:低濃度電解質助力低溫Li–S轉化化學 2023年11月4日 1000萬!新晉中國科學院院士,再獲大獎! 2023年12月4日 潘鋒/楊盧奕Chem:原位探測鈉金屬負極界面不穩定的源頭 2023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