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催化CO2還原反應(CO2RR)將CO2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產品,并且能夠減輕溫室氣體過量排放的危害。為了提高CO2RR的轉化效率,目前的電解體系主要采用堿性或中性電解質。陰極表面的堿性環境有利于CO2活化,抑制競爭性析氫反應(HER),以及C-C偶聯用于多碳合成。在中性電解質的情況下,由于CO2RR和HER的質子消耗,也可以在陰極表面局部產生高濃度的OH物種和高pH值,這與堿性體系相似。然而,堿性/中性體系的缺點也是顯著的:在陰極室中,CO2分子很容易與局部/本體OH反應轉化為碳酸鹽,極大地消耗了CO2,降低了CO2的利用效率。當使用陰離子交換膜時,碳酸鹽/碳酸氫鹽從陰極到陽極的交叉會進一步降低碳效率。此外,碳酸鹽的形成亦會對CO2反應器的穩定性構成嚴重威脅,因為碳酸鹽會堵塞氣體擴散電極內CO2運輸的多孔通道,加速電解質泄漏,并增加電池電阻。這些挑戰嚴重限制了堿性/中性CO2RR系統的工業前景。近日,湖南大學黃宏文和華東理工大學練成等采用一鍋法制備了Bi納米片狀催化劑(BiNS),并在強酸(pH≤1)條件下,通過在電解液中引入K+,實現了CO2在強酸(pH≤1)條件下高效電還原為HCOOH。在?1.23 VRHE下,K+輔助酸性CO2RR轉化為HCOOH的法拉第效率高達92.2%,部分電流密度達到?237.1 mA cm?2。更重要的是,由于抑制了碳酸鹽的生成,在酸性條件下HCOOH的單程碳效率高達27.4%,超過了堿性條件下CO2RR的碳效率。進一步的機理研究表明,K+可以通過減少質子覆蓋在Bi催化劑表面上改造局部微環境,以抑制競爭性HER并產生局部相互作用來穩定*OCOH中間體,從而在強酸性介質中促進高效率的CO2轉化為HCOOH。此外,研究人員還探究了其它堿金屬離子對酸性CO2RR的影響。結果表明,典型的陽離子,例如Li+和Na+,亦能促使CO2在強酸中高選擇性地轉化為HCOOH,而HCOOH部分電流密度則隨著陽離子尺寸的增加而明顯增加。因此,以上結果證實,利用堿金屬陽離子調節酸性介質中電催化反應的微環境是推動CO2轉化為目標產品的一般策略。Theory-Guided S-Defects Boost Selective Conversion of CO2 to HCOOH over In4SnS8 Nanoflowers. ACS Catalysis, 2023. DOI: 10.1021/acscatal.2c0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