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電鋰硫電池因其超高的理論重量能量密度以及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的優點而在先進電池概念中脫穎而出。盡管實現了環境的良好可操作性,但將其可操作性擴展到更高和更低的溫度也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于未來特定場景的應用。在此,青島科技大學李桂村教授聯合上海大學趙玉峰教授等人首次審查了最近關于鋰硫電池組件熱特性和性能的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在低高溫極端條件下運行的鋰硫電池的進展、挑戰和未來研究方向。從材料的角度,徹底分析了含硫正極材料、先進電解質(從傳統液體到準和全固態電解質)和鋰金屬負極在極端溫度下的可加工性。作者列出了代表性材料和當前的材料設計策略,以充分理解材料的進展。熱變化引起的難以克服的挑戰包括受影響的LiPS溶解度和穿梭、鋰金屬負極的受調控的枝晶生長、介導的硫轉化和增強的寄生副反應等。圖1. 當前鋰硫電池代表性材料和設計策略總結最后,作者給出了在寬溫度范圍內運行的可充電鋰硫電池面臨的挑戰和未來方向:(1)應該通過使用In-situ/operando表征技術進一步理解和揭示硫向Li2S轉化的機理;(2)應進一步研究和澄清電解液的化學性質以了解SEI的形成和不同溫度下的離子遷移/擴散動力學;(3)應解決任何電化學反應過程的緩慢轉變問題,尤其是在低溫條件下;(4)消除鋰金屬負極的可逆性和安全性問題;(5)合理利用溫度條件優化電池性能。圖2. 寬溫鋰硫電池面臨的基本挑戰Wide Working Temperature Range Rechargeabl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 Critical Review,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1. DOI: 10.1002/adfm.20210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