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商用鋰離子電池不同,固體電解質 (SE) 的高成本和低離子電導率仍然是商用全固態電池 (ASSB) 的一大障礙。與傳統的干法和高能球磨工藝不同,批量SEs的生產性溶液合成是高能量密度ASSBs成功應用的最關鍵問題。在此,韓國釜慶大學Kang-Jun Baeg與韓國電子技術研究院 (KERI) Jun-Woo Park等人開發了一種新途徑,通過溶液相合成法制備離子電導率高達1.8 mS cm-1的塊狀硫銀鍺礦Li6PS5Cl (LPSCl) SEs,而無需任何高能球磨工藝和緩解高壓或高溫條件。通過在制備過程中加入元素硫添加劑,Li2S和S形成多硫化物,誘導P2S5容易反應,從而為LPSCl提供優異離子電導率。圖1. ASSB的電化學特性此外,制造的NCM622/WS-LPSCl/Li-In半電池實現了185.6 mA h g-1的高放電容量,接近于NCM622電極的理論值。更重要的是,前驅體的純度不會嚴格影響硫化物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和晶體結構以及ASSB電池的最終電化學特性。該研究為節省硫化物SE的生產成本提供了一種很有前景的策略,甚至可能高達92%,有望實現單位能量密度≈0.46 美元的有競爭力的成本。圖2. 不同SE的價格對比分析A Novel Strategy to Overcome the Hurdle for Commercial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via Low-Cost Synthesis of Sulfide Solid Electrolytes, Small Methods 2021. DOI: 10.1002/smtd.20210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