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硅廢料的高價值回收利用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然而,目前硅廢料(WSi)的重熔和精煉技術繁瑣,二次能耗高,二次污染,只能實現其降級回收。中國科學院大學王志、天津大學陳亞楠、中國科學院綠色過程制造創新研究院Junhao Liu等人提出了一種高效且高價值的回收策略,其中光伏WSi可在幾毫秒內轉化為用于鋰離子電池(LIBs)的高能量密度和穩定的硅納米線(SiNW)電極。這項工作首次報告了一種電熱沖擊方法,該方法可將廉價的光伏WSi粉末直接轉化為氧化石墨烯(RGO)載體上的SiNW。該方法使用RGO焦耳加熱提供大梯度熱場(≈105 K s-1),驅動WSi粉末中Si原子的定向擴散,并在氧化膜的限制下發生成核和生長以形成SiNW。此外,該方法還具有無催化劑、綠色、高效等特點,可同時實現SiNWs的合成和導電基材的復合。圖1 SiNWs@RGO薄膜的微觀結構表征獲得的SiNWs基復合材料含有高Si含量(≈76%),可直接用作LIBs的無粘合劑負極。特別是,自支撐電極消除了對金屬集流體、聚合物粘合劑和導電添加劑的需要,從而顯著提高了電極的整體質量比容量。無粘合劑負極表現出超高的初始庫侖效率(ICE) (89.5%)和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在1 A g-1下循環超過500次后為2381.7 mAh g-1)。這種清潔的高價值回收方式將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經濟、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圖2 半電池電化學性能Millisecond Conversion of Photovoltaic Silicon Waste to Binder-Free High Silicon Content Nanowires Electrode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1. DOI: 10.1002/aenm.20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