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4年沒發論文,經歷8輪審稿,收獲一篇Nature大子刊! 2023年10月25日 下午5:34 ? 話題 ? 閱讀 51 本文轉自小木蟲網站、青塔學術,作者wulishi8,現為中山大學副教授。 在我進入一個課題的四年里,并沒有急于發表論文,而是對幾個研究方向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后來經歷八輪審稿,引入過第四審稿人,前后歷時一年半,我投出的Nature materials(IF:43.841)終于接收了,現在分享一下自己的投稿經驗,希望大家能少走一些彎路。 開始4年我都沒有發論文 我這篇論文的初始研究興趣可追溯到碩士期間。和兩位老師學習和探討,我孕育了做這個高難度課題的想法,并且做了初步的探索。 為了能夠順利進行這個研究,我在找博士位置的時候,只考慮擁有我需要的兩個實驗條件的課題組:1) 要有高真空高溫爐;2) 波長可調的共振拉曼光譜儀。 因此,全世界找下來,我幾乎只有幾個選擇,慶幸最后拿到了想要的offer。這里的經驗就是:1) 做全新的研究,沒人開墾過的處女地;2) 做高難度的研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3) 用全新的思維來啃老骨頭。 達到其中一點,研究就有了創新性。 在我進入這個課題的四年之后,我已經基本將課題的幾個研究方向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中間也并沒有急于發表論文,雖然也曾心動。 但是我深知,不成熟的不成體系的研究,只會幫助我收獲幾篇一般的論文,于事無補。因此,耐得住寂寞也很重要。(做全新的課題,一個重要缺點就是論文引用增加緩慢,因為全世界就沒幾個組在做相關的研究。相反,啃老骨頭成功的話,會迅速帶來引用和轟動。) 沒必要選擇雙盲審稿 Nature及其子刊一般可以選擇幾種投稿類型,如:甚至可以在寫作之前整個研究總結,發送給編輯進行征詢意見,得到編輯的肯定之后再寫作、投稿;或者干脆直接寫好了投稿。我個人認為,第一種只適合大牛來做,或者是聯合大型項目研究結題的投稿。普通人還是直接投稿的好。 投稿的類型。Nature及其子刊一般情況下的研究論文分為Letter和article兩種,并且明確定義了Letter比Article要求低一些,即只需新穎性和創新性,不要求全面性。 投稿的格式。Nature Materials并沒有模板,并且格式并不重要,沒必要在這上面浪費時間。我個人喜歡用latex寫作,結合文獻管理軟件,如Jabref,插入文獻非常方便。也并不需要上傳高清圖片,只需要一個word或者pdf文件,包含內容和圖上傳即可。 一般稿件會分配到主編那里,主編再分配Senior editor來全權處理,投稿中并不能自行選擇編輯。(Nature出版社的Senior editor比Senior editor高級一些)。? 雙盲審稿。現在很多Nature及其子刊也允許選擇雙盲審稿,即,審稿人也并不知道自己給誰在審稿。個人認為,這個選擇沒有必要。選了這個,你相當于向編輯展示了自己的心虛,是對自己研究的不自信。 同理,系統里也可以寫,不希望誰誰誰來審稿。這個也最好不要填。即使填了,你也不知道到底會不會送給某人。 送審的論文中,約有60%被接收 送審。什么因素決定論文會不會被送審?我不知道。 據說假如稿子處于可送可不送的狀態,那么Senior editor會組織開會,大家一起研究商量一下。Cover letter的重要性就在此了,怎樣能讓編輯知道自己研究的重要性,還不能寫得太長,著實需要點時間考慮,反復推敲用詞。 要杜絕的一點是:吹牛吹過了,就吹破了。PS: 最后署名要寫全名。只寫名字或者姓氏都不妥。加上title更是萬萬不要。假如顯示誠意的話,甚至可以手寫簽名。當然,我認為并不會起到什么關鍵的作用。 送審之后,編輯會發郵件通知通訊作者,你的論文已經被送審了。恭喜!因為你的論文已經有了大約一半的機會被最終接受發表!我依稀記得Nature Chemistry曾經統計過,不送審率大約在90%;被送審的論文中,大約有60%的論文最終被接受發表。 各子刊的拒稿率都不一樣,據說Nature Materials的拒稿率甚至高于Nature。 那么大約需要多長時間能知道自己的論文被送審了?沒人能回答! 一般情況下,大約需要2周的時間。但是我也聽過幾次,論文投出兩三個月都沒有送審而被直接拒稿的情況(投的Nature Materials)。因此,投Nature及其子刊的時候,等待是這樣漫長而悠遠,痛并快樂著。有時候,還不如給“死個痛快”。 錯誤認識:回復意見寫得越長越好 審稿時間和審稿人數量。我的論文一審用時三個月、共三位審稿人。。。當收到審稿意見的時候,我都快忘了這碼事兒了,還在開心地做著實驗(相信我,實驗是沒有盡頭的,只有人會累)。。。 然而,當收到審稿意見的那一天開始,你會進入更痛苦的時期:改論文,回復審稿意見,寫一份有理有據(聲淚俱下)的cover letter。那時候你要是想起來做實驗的辛苦,也是美美的呢。 在這里,強調一個回復審稿意見時常見的錯誤認識:回復意見寫得越長越好,我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呢! 真實的情況是,審稿人并不買賬,或者并不會因為你寫的長了就買賬。原因如下:審稿人往往很忙,能給Nature及其子刊審稿的人,基本都是大牛級別的,沒那么多時間看你忽悠他。言簡意賅才是取勝之道。 N輪審稿,補N個數據,太正常了 碰到糾纏的審稿人怎么辦?涼拌!只能和他耗著。 Nature及其子刊的編輯都是全時工作的專業編輯,完全依靠審稿人的意見來對文章進行判斷。除非你能滿足所有、所有、所有審稿人的意見,否則接收是沒門的沒門的沒門的。。。 除非你的導師或者合作者是業界扛鼎人物,否則像我導師一樣,第一次發子刊的教授,是沒有一言九鼎和編輯爭辯的可能性的。 當一個審稿人和你玩了N輪審稿,讓你補了N個數據,在某一天深夜撫摸著柔軟的內心,輕輕地寫下一句:我覺得你不要投子刊了,去投正刊呀,那里的風景更美!你心里會輕輕地對他說一個字,滾!(PS:我喜歡于堅的詩。如這一句:小杏,在人群中,我找了你好多年,那是多么孤獨的日子。) 以上一段純屬娛樂。實際的情況是,在某個審稿人的大力幫助下,我的論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他/她建議我們把一部分內容去掉,以便壓縮文章。。。于是我們不久前投出了一篇新稿子,嘿嘿。 從接收到論文發表,大約需要40天 從接收再到論文在線發表,大約需要四十天的時間(編輯說的)。 首先,出版編輯會認真地修改你的論文,如:寫作改為英式英語表達方式、查找語法錯誤、建議增加或減少圖片的描述,等等。這時侯出版編輯和通訊作者之間會有若干次郵件的交流。 一般編輯給出的修改時間,為一到兩天。這里不得不佩服編輯的認真仔細,他會查找到你根本沒注意過的錯誤或者不當之處。 然后,會要求你上傳高清圖片,一般要求線圖為eps或者pdf等矢量圖格式,其他圖要求至少600 dpi以上,建議也使用pdf格式,因為tiff等格式,有時候編輯不方便修改編輯。 最后,proof。其實,沒什么特別的。因為之前已經就文章的各種問題改過N輪了。 什么時候online?在proof之后,編輯會發郵件通知具體的時間。Nature Materials的規矩是每周一英國倫敦時間下午四點鐘更新四篇論文。但是但是但是,不要以為英國人很有時間觀念就對了就對了就對了。。。 貌似現在想起來的就只是這些了。倉促寫就,如有不妥,還請見諒。 附作者NM論文鏈接: http://www.nature.com/nmat/journal/v15/n6/full/nmat4617.html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25/21599a362a/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笑出聲!最慘大學專業top10,原來是這些! 2023年11月3日 累計發表SCI論文520多篇的“網紅教授”鄭強:不唯論文后該怎么辦? 2023年10月30日 2019年300位國家杰出青系統分析,另附近6年杰青統計 2023年11月13日 北京市發文!支持45歲以下優秀青年人才挑大梁、擔重任! 2023年12月22日 國家杰青,出任副主編! 2023年2月8日 2022年國自然重大項目已公布! 2023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