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老有導師跟學生爭一作? 2023年10月25日 下午4:55 ? 話題 ? 閱讀 13 本文轉載自青塔人才公眾號。 最近,有塔友提問:“導師想用通訊換我的一作,論文發表在業內頂級期刊(8分多),導師說要用來評職稱,不知道換了之后,對我日后進高校工作是否有影響?” 先上結論:如果考慮到導師評職稱的話,那第一作者對這位導師來說是必須的。如果考慮自己求職時高校要求的話,那第一作者比通訊作者更有利一些。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哪個貢獻更大?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對署名權的界定,論文作者是從研究的構思、涉及、獲取數據、分析和論文的撰寫定稿都有重要貢獻的人。 通常,第一作者是對論文貢獻度最大的人,是原始數據的收集者,也是論文的主要撰寫人。 而通訊作者,則是在投稿、同行評審和整個發表流程中負責和期刊溝通的人。 通訊作者是論文的設計者、指導者及主要負責人,在該項科研工作中以第一作者的指導老師或重要輔導專家的身份為其提供幫助。 根據以上定義,通訊作者需要“確保研究滿足期刊的所有硬性規定,比如提供署名細節、道德委員會審批、臨床試驗注冊文件,以及匯總共同作者的利益沖突聲明,不過具體執行起來可能會需要其他一位或幾位共同作者相互分擔配合。” 所以一般而言,在讀研究生撰寫的論文,導師為通訊作者,學生為第一作者。 為啥老有導師跟學生爭一作? 論文永遠不嫌多。 塔友提到,自己導師是為了評職稱,才想用通訊作者來換第一作者,這種現象跟我國現階段的學術評價機制過分強調第一作者有密切的關系。 從高校的年終考評、職稱晉升,到國家的科技獎勵、學科評估,在判定成果時,只有第一作者和第一單位才被承認。 不過,因為通訊作者的地位同樣重要,所以目前國內不少高校在招聘或職稱晉升時,也承認以通訊作者的身份發表的文章。 以浙江大學印發的《浙江大學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實施辦法》為例,當評聘對象為高校教師教授(研究員)、副教授(副研究員)職務以及醫學院附屬醫院衛生技術高級職務時,既統計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也統計通訊作者發表的論文。 無論是第一作者還是通訊作者,都會有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訊作者的現象。對于這種情況,應當拆開分別統計。 如:浙大在晉升職稱統計論文發表情況時,需將共同作者的情況分別列出,部分高級職務任職基本條件也明確指出“只計算第一序列的第一作者。” 而淡化一作與通訊的紛爭,更重視實際貢獻,才是目前科研成果評價的大勢所趨。 今年,國自然基金委發布的《申報指南》中提到,“在填寫論文等研究成果時,根據論文等發表時的真實情況規范列出所有作者署名,不再標注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不少科研人員認為,此舉可能是為了引導科研人員減少論文掛名,更加關注作者的實際貢獻。 進高校工作,第一作者更有用 根據今年青塔人才網發布的3萬多條職位信息統計,其中5.38%的職位對論文有要求;且部分崗位只承認一作而并不承認通訊作者。 所以,想要進高校工作,第一作者更有用。 再回到塔友的問題上。其實,他的導師算是比較好了,第一是很誠實地說明了自己的難處,第二是導師用通訊作者的位置去換,而不是用二作、三作。 至于,“到底該不該答應”,還需要綜合考量。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25/4a55841991/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太奇葩!211高校大學生雇槍手代做畢設,反向槍手要錢?高校回應! 2023年10月24日 【重磅】清華大學宣布:不再強制要求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 2023年11月21日 國務院任命!原985院士校長,任教育部副部長! 2023年1月7日 90后博士申請春節多加班!領導:建議去醫院看看… 2023年1月25日 委屈巴巴!導師被博士生投訴了,因為學生說他語言暴力…… 2023年10月14日 王雙印/鄒雨芹最新Angew.,變廢為寶! 202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