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低成本鋅金屬負極的可充鋅基電池(RZBs)對于大規模儲能是可行的,但目前的發展受到性能不佳的限制。中山大學王成新等人構建了一個基于六氰基鐵酸鋅(ZnHCF)正極、鋅金屬負極和非水K+/Zn2+混合離子電解液的特殊雙離子電池(DIBs)。圖1 ZnHCF的晶體結構和形貌與通常的DIBs類似,正極和負極分別涉及K+嵌入/脫出和Zn2+/Zn沉積/剝離反應。在放電過程中,K+可以在高于1.7 V的高工作電壓下占據所有腔體,從而避免Zn2+插入。在這種情況下,K+在充電/放電過程中作為ZnHCF中的唯一電荷載流子。更重要的是,ZnHCF在重復K+嵌入/脫出過程中表現出零應變特性,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結構破壞。有趣的是,K+還起到了負極側靜電屏蔽的作用。K+可覆蓋Zn表面并在具有高電荷密度的突起尖端上積累,形成靜電屏蔽,迫使隨后的 Zn2+沉積到低洼區域直至均勻生長,從而大大提高了Zn負極的循環穩定性。圖2 選擇性嵌入過程的圖示基于這些優勢,DIBs在50 mA g-1下提供了77 mAh g-1的容量和2110次循環后88%的容量保持率,達到了ZnHCF的理論容量。值得注意的是,該電池表現出驚人的循環穩定性(在2000 mA g-1的高電流密度下循環100000次后容量保持率為74%)和有吸引力的倍率性能(5000 mA g-1時為47 mAh g-1),兩者都是可與許多水系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相媲美。圖3 ZnHCF/Zn電池的電化學性能High-Voltage K/Zn Dual-Ion Battery with 100000-Cycles Life Using Zero-Strain ZnHCF Cathod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1. DOI: 10.1016/j.ensm.2021.0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