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募格課堂、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齊魯晚報、微博等
相親124次是種怎樣的體驗?
后來,李樺(化名)專門給這124個沒談成的姑娘建立了個人文件夾,再相親時,他都會先去搜索一下,避免相到重復的人……
為了避免相到重復的人,李樺的相親列表 圖源見水印
科研人的相親局
就像是一門互相看“簡歷”的“生意”
家庭出身書香門第,父母都是知識分子。985大學的本科,世界Top 50名校的海歸碩士。回國后進入省屬一家高校任職,大學老師。在濟南學區房、車子等都已經置辦完成。
按照常理來說,李樺這樣的履歷和工作,都屬于相親市場上的“硬通貨”,可即使是這樣,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中,李樺的婚事,依然成為家族聚會的重點。李樺人比較內向、害羞,所以他認識同齡女孩最主要的渠道就是相親。
而因為學歷、工作以及家里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的原因,跟李樺相親,更像是一門互相看“簡歷”的“生意”,雙方的籌碼列出來,審視和挑剔著對方的條件,找到“不吃虧”的平衡。
“最好是濟南本地女孩,除了脾氣性格等“軟條件”,還要有家庭、父母工作、父母文化、退休養老金、女孩學歷、編制等等要求。”
一番篩選,入圍的雙方才能坐在一起見面。
可也因為這樣,在相親次數多之后,同一個相親圈子里,難免會出現相親相到見過的人的尷尬。后來,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李樺給自己相親過的124個女生都建立了文件夾,里面有她們的個人信息。再有人介紹時,李樺都會去查一下之前是否見過,避免再遇到同一個人。
為了避免相到重復的人,李樺的相親列表 圖源見水印
可相親看條件,愛情不看。經歷了這么多次相親后,李樺仍在在苦苦尋求自己的另一半。
實際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研人開始加入“相親局”。
有研究生帶著28歲的靦腆導師相親,被女生圍追堵截要微信的。
圖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
2021年,濟南千佛山的一場相親大會上,齊魯工業大學的一位研究生帶著自己的導師一起來相親。“我們是師生一起來看看,老師也是單身,他年齡也不大,是1993年的,而且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的,相當優秀!”
經過該研究生對導師一番“直擊要點”的推薦后,散發“十足魅力”的導師引來兩個小姑娘的圍追堵截,更是被爭著詢問信息、還要加微信。還有帶著全宿舍一起脫單任務的研究生,來相親大會上湊熱鬧,了解了解情況的。
“我們也沒啥特別的要求,年齡差不多就可以,緣分很重要嘛,隨緣吧。”
相親也有鄙視鏈?
卷起來了
優秀且單身,這在多數人眼中是十足的優勢條件,但作為科研人如果收獲這樣的評價,背后卻不乏辛酸的感觸。因為找對象的難度不亞于科研出成果,最起碼科研還可以摸索出方向,感情世界真的是一片未知的探索……
身為學術圈的一員,你肯定聽過論文期刊鄙視鏈、高校鄙視鏈、第一學歷鄙視鏈等等,如今又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相親學歷鄙視鏈”。
如果發論文重點關注期刊影響因子,高學歷人群相親則看重學歷,“985相親局”也并非夸大其詞,它的殘酷程度也無法掩蓋:
從上圖統計可知,名校相親平臺分布中本科及碩士居多,而且涉及到國內高校TOP5的占比。更有甚者,相親后為了驗明對方身份,會去知網上查查別人發論文的情況。這怎么相親相著相著也開始內卷了??
“985相親局”曾經一度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這個婚戀平臺創辦起初只允許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4個中國頂尖大學的學生參加。后來,由于這4所大學的相親學生“已被窮盡”,才將范圍擴大到其他985名校。
相親平臺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高學歷者那么渴望尋找到同樣優秀的另一半,實際上也是他們面對生活感到焦慮的一種體現——害怕對象不如別人,從而導致孩子不如別人,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努力奮斗的結果,因為一段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而“降級”。“因此,在攀比心態的催使下,學歷崇拜自然也水漲船高。”
所以,科研人在愛情面前,可能對方的高學歷會變成相親的“敲門磚”,但等自己冷靜下來,究竟是會選擇感覺對的,還是學歷相當的,這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科研人如何找到合適的人?
到底如何才能擺脫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對象的困境呢?曾有這樣一個觀點:科研人找對象的最佳地點,就在隔壁實驗室。其實這里想表達的本意是,選擇同行將提升你碰上真愛的幾率。
此前,科研圈就發布過科研人跟同行談戀愛的相關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約六成科研人有跟同行談戀愛的經歷,其中 41.0%?的人現在的伴侶就是同行,19.7%?的人的前任是同行。
愛情中除了三觀契合之外,可以保證兩人長期和諧相處的關鍵因素就是——相互理解。試想一下,如果你為了趕實驗進度忙的幾天不著家,妻子這段時間可能也在回復審稿人意見,因為工作環境相似,她能理解你現階段工作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抱怨你不顧及家庭。
科研人選擇同行愛戀多一份理解之余,就是要如何在其中進一步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人了。
因為可能一個學術理念不和,夫妻(情侶)雙方就是一場關系“自殺式”的思想碰撞。真就有這樣的例子,夫妻都是哲學博士,倆人因黑格爾的“絕對理念”思想的形成問題爭執不下,誰也不肯讓步,一方直接提出離婚。
圖源:中國新聞網
一位科研人也曾分享“針對我自己的學科,我覺得找同行沒有太大問題,只要你們不是學術觀點針鋒相對。其實有個人能經常(隨時)互相討論研究或論文是一件非常有幫助的事,并且你們還能一起發論文,何樂而不為呢。”
借此分享也能更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哲學博士夫妻會吵到離婚的地步。學術研究和生活的步調基本一致,才會讓科研同行人談起戀愛來相得益彰
作為科研人,擁有什么樣的愛情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呢?可能除了三觀契合、理解對方的工作意義等,認可彼此的學術觀點也尤為重要。都是為了科研奔波忙碌的人,也祝福你終究能遇到合適自己的那位,然后~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25/e0f1c730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