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氧物種(ROS)1O2和O2·?由于具有高效和選擇性的氧化能力,被廣泛應用于光動力療法(PDT)和重要化工中間體的光驅動合成。目前,高效的光敏劑(PS)主要包括金屬配合物、BODIPY及其衍生物。在光激發后,這些PS可以分別通過Ⅰ型和II型光敏化機制產生1O2和O2·?。在Ⅰ型過程中,首先通過系統間交叉(ISC)形成PS的三重態,然后與電子給體(ED)反應,通過電子轉移(ET)產生自由基。
生成的自由基進一步與分子氧(O2)反應生成O2·?。另一方面,PS也可以通過三重態-三重態能量轉移(TTET)直接將三重態能量轉移給O2生成1O2,這就是II型機制。在這兩類過程中,PS的ISC效率對1O2和O2·?的生成至關重要。
此外,為了實現高效的擴散控制ET或TTET過程,敏化劑應該具有長壽命的三重態。考慮到ISC的理論最大效率為100%,而1O2和O2·?的生成過程存在一定的能量損失,傳統PS的1O2和O2·?的實際量子產率一般遠低于100%,這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李希友、劉和元和德州農工大學陳文淼等制備了通過具有高單線態裂分(SF)產率(~164%)和長壽命三重態(> 300 μs)的2,2’-聯苯橋接的并四苯二聚體并用于使O2敏化以產生1O2和O2·?。
實驗結果表明,由于SF的三重態產率高于現有的傳統ISC PSs,1O2和O2·?的量子產率顯著提高,并且該并四苯二聚體的1O2量子產率達到了破紀錄的148%,是迄今為止第一個超過100%光敏劑。更重要的是,由于其敏化能力的提高,該二聚體在DHN和芳香硼酸的光氧化反應中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基于一系列表征結果,研究人員提出了以二聚體為PS的光催化氧化反應機理。具體而言,在光輻照下,二聚體首先被激發到S1態,然后經過SF產生兩個三重態;然后這兩個三重態向O2轉移能量形成1O2;隨后,1O2催化DHN氧化生成胡桃醌。或者,這兩個三重態與ED DIPEA反應生成兩個三重態的并四苯自由基陰離子;在O2存在下,兩個并四苯自由基陰離子向O2轉移電子生成O2·?;最后,O2·?與芳香硼酸進行反應。
總的來說,這項工作不僅為產生和提高1O2和O2·?的量子產率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也為SF的應用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Employing Singlet Fission into Boosting the Generation of Singlet Oxygen and Superoxide Radicals for Photooxidation Reactions. ACS Catalysis, 2023. DOI: 10.1021/acscatal.3c01478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26/2e0c8388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