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金屬硒化物因其高比容量、優異的電性能和低成本而成為可充鋁電池(RABs)的有吸引力的正極材料。但是,它們面臨著結構穩定性低和反應動力學差的相關挑戰復旦大學余學斌等人應用空間隔離策略開發了一種RAB雜化正極材料(CoSe2-NPCS),該正極材料包含超細CoSe2顆粒和N摻雜多孔碳納米片(NPCS),其中二維NPCS結構源自 MXene表面金屬框架的自組裝。超細納米晶顆粒顯著提高了材料的化學活性和結構穩定性,而二維分級多孔碳納米片基體表現出較高的石墨化;這些特征結合了大孔/介孔和微孔結構的優點,包括易于獲得活性位點的大表面積、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以及無阻礙的電解液滲透。此外,即使在高熱解溫度下,這種合成策略也能控制活性材料的粒徑,從而可以研究粒徑對電化學行為的影響。圖1 合成示意圖結果,CoSe2-NPCS電極表現出高放電容量(1 A g-1時為436 mAh g-1)、優異的倍率性能(5 A g-1時為122 mAh g-1)和長期循環穩定性(2 A g-1時循環5000次后獲得111 mAh g-1的容量,平均每個循環的容量衰減小于0.0084%)。采用設計電極開發的鋁電池實現了高達630 Wh kg–1的比能量密度,這進一步突出了其實際應用的潛力。這項工作為高能RABs電極的高倍率穩定性設計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材料工程方法。圖2 電化學性能Spatial Isolation-Inspired Ultrafine CoSe2 for High-Energy Aluminum Batteries with Improved Rate Cyclability. ACS Nano 2021. DOI: 10.1021/acsnano.1c0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