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由于不斷的非活性鋰積累,并伴隨著電解液和活性鋰儲層的消耗,導致電池壽命短,嚴重降低了電池的循環性能。清華大學張強等人證明通過碘化錫(SnI4 )引發的三碘化物/碘化物 (I3–/I–)氧化還原對可以回收非活性鋰。首先,I3–的還原可將非活性鋰轉化為可溶性LiI。隨后,LiI擴散到正極側,可以被脫鋰的正極氧化,實現正極的鋰化。正極中的鋰離子可以在后續的電化學過程中重復使用,而I3–則被復制并持續回收無活性的鋰。圖1 電化學性能此外,低溫透射電鏡表明,引入的Sn不僅可以作為碘物種的載體,還可以以犧牲的方式減少I3–對活性鋰的額外腐蝕。因此,在工作的Li|LiNi0.5Co0.2Mn0.3O2電池中,通過可逆的I3–/I–氧化還原對可顯著回收累積的非活性鋰,從而將電池壽命提高兩倍。這項工作提出了一個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回收非活性鋰,以延長實用鋰金屬電池的壽命。圖2 非活性Li回收策略的示意圖Reclaiming Inactive Lithium with a Triiodide/Iodide Redox Couple for Practical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1. DOI: 10.1002/anie.20211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