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顧伯洪 博導?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院長,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
準長聘是當前高校招聘年輕教師的常用聘任方式。在一定聘期內達不到預先約定的考核要求,將面臨解聘的風險。2021年一年中我所在的學院就有兩位教師沒有通過準長聘考核而被解聘。這讓現職處于準聘期的年輕教師面臨巨大工作壓力。
年輕教師頭上懸著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當事人在工作和生活時刻充滿危機感和焦慮感。
不同學校、同一學校的不同學院,都有不同的考核要求,這些考核要求都是從學科和教師的未來發展前景出發,與年輕教師多次商討后審慎制定的。按理講,年輕教師只要工作不是太隨意,應該能順利過關,在適度壓力下也能加快自身的成長步伐。
但事實并非如此,年輕教師個體的壓力和心理焦慮、年輕教師之間的內卷和過度競爭,讓師資隊伍發展的學術寬松性、師資隊伍內部的人際關系等產生并不健康的發展,甚至出現年輕教師之間在低學術水平上的相互保密。
長遠而言,由于準聘期對于學術產出的“短平快”要求,給真正高質量的知識傳授和知識創新帶來負面影響。
年輕教師新進高校,主要有知識傳授、知識創新、公共服務共計3項任務。撇開國家和高校等大環境,從新進教師自身而言,通過合理設計成長路徑,將能順利通過準長聘并得到晉升。
01?? 保持繼續做學生的心態
初進高校,年輕教師面臨成為教師的職業角色轉變。保持繼續做學生的心態,保持繼續學習的習慣,保持繼續親手做實驗的技能,是第一要務。一定要身先士卒,擼起袖子,與學生在實驗室摸爬滾打,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
我不止一次向年輕教師推薦施一公的博文,讓年輕教師閱讀并切實執行?,F在還是轉引里面的一句話:“一定要立足于自己是一個超級博士后,身先士卒、盡全力在實驗室做研究、做自己的課題?!?/span>
在學術界,人際關系是重要,但最終憑實力說話,實力永遠是最終決勝因素。真正從自己親手研究產生的高質量成果,才是將來贏得學術圈尊重的重要資本。
02?? 提升文字組織和寫作能力
以理工科為例,大部分高校都要求年輕教師在準聘期成功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剛畢業的博士或者出站的博士后,尤其是“海歸”,需要提升文字組織和寫作能力。
能否成功申請得到青年基金項目,有項目設計、研究基礎和文字組織三個因素。能入職高校,原來在博士或者博士后期間的積累肯定不會太差,在原來課題基礎上,結合新進單位的學科平臺做博士或者博士后研究課題的延伸,在項目設計和研究基礎兩方面基本沒有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升文字組織的邏輯性和清晰度,從小問題切入,在螺螄殼里做道場,把故事講好、講透、講出道理來。
按照多年的網評和會評經驗,一份高質量的青基申請書,基本上是一個小問題、兩個小目標、三個小內容,寫透寫徹底,簡潔明快。切忌“以已昏昏,使人昭昭”。項目申請,成功就是差一點點失敗,失敗就是差一點點成功。
03?? 提高教學能力
一般從入職第二年開始,就有教學任務。經過第一年的見習期,第二年開始就要在資深教師帶領下授課。資深教師可以講兩節課的內容,到了年輕教師手里往往半小時就講完了,后面的時間真不知道如何kill掉。需要加大備課時間,對每一個內容要爛熟于心,精心設計每一張幻燈片、或者板書內容,在有些地方可以設計課程思政的內容,抓住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
同時,提高控班能力,讓自己的氣場能hold得住偌大的教室和眾多的學生。我聽課時,??吹接行┠贻p教師上課,躲在講臺后面,低著頭翻電腦幻燈片,板書一塌糊涂,粉筆字歪歪扭扭。實在需要好好提高教學能力。多聽聽資深教師的課,慢慢就上手了。后續還要注意教材和課程建設。
04?? 積極參與公共服務
我評審過幾次國外教授的申請tenure材料,其中學術水平是國際同行對你的認可度、教學能力是學生對你的認可度、公共服務是同事對你的認可度。三者缺一不可。
積極參加公共服務,可以讓大家更快了解你、接受你、并愿意與你開展未來可能的教學和科研合作,也是展示你的能力、氣質和風采的機會。不要覺得公共服務浪費時間,其實這種機會還真是難得。希望抓住每一次公共服務的機會。
05?? 高效駕馭時間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不要讓時間支配你,你要駕馭時間。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適合自己的習慣就是好習慣。高校工作時間處于彈性狀態,但也有剛性的勞動紀律和工作制度。
在所在高校的紀律和制度框架下,找到兼顧家庭和工作的時間優化規律,網格化、節點化駕馭好時間,提高效率,將會工作和生活兩不誤。
寒假很快就到,正是有大把連續整塊時間可以在實驗室做研究、寫基金申請書、備課和照顧家庭的好時機。“青椒”們,要充分利用好寒假的黃金般時間?,F在的辛勤耕耘,就是秋季的豐收喜悅。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27/e3115ea4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