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澎湃新聞丨陳霞芬和郗小星的遭遇對整個亞裔社區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南德克薩斯法學院訪問學者 Andrew Chongseh Kim 所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被起訴的華裔美國人占比在2009年至2015年間從17%激增到了52%。其中,華裔被告遭到不公正指控的比率是非華裔被告的兩倍。且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經歷正常的起訴流程,往往是在經歷“突然逮捕”,被警方拷走后才得知自己被起訴。任何在美華人科學家,如果他們與中國有關的任何人有合作,他們就非常容易成為嫌疑人,而此前這種全球各地大學間的學術合作是被鼓勵的。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教授琚詒光(Yiguang Ju)退掉了在美國空軍顧問委員會任職的機會。他表示:“我覺得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但在今天的環境下接受這個職位,可能會給我帶來麻煩,”?▎全球的人才暗流,正在發生逆轉盡管絕大多數起訴,最后都以“所有指控均不成立”作無罪撤訴,但傷害已經造成:被已獲得終身教授席位的高校辭退,實驗室和科研隊伍被解散,自己身陷囹圄,家庭成員跟著擔驚受怕。大規模的華人學者被針對,產生的寒蟬效應,影響著每一位在美華人。個體命運猶如一葉孤舟,在時代的風浪里一路輾轉。這讓許多在美華裔學者開始“重新思考未來”。回國,成為他們“未來”的一個可行計劃。曾幾何時,中國一直陷入人才外流的困境。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科研環境的不斷改善,共和國如今已成為一座耀眼的學術燈塔,成為眾多科研工作者心中的一方學術凈土。近年來,國內各高校不斷傳出頂尖學者放棄國外教職重磅加盟的消息。今時不同往日,國內高等教育飛速發展,高校待遇不斷提升,科研資源接軌國際,都成為海外人才歸國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