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3.04 V (vs SHE) 的低氧化還原電位和3862 mAh g-1的超高理論容量,鋰金屬被認為是有前途的負極材料。然而,鋰金屬電池由于其安全問題,在過去幾十年中曾遭遇低谷。多年來,鋰離子電池有限的能量密度無法滿足先進儲能設備日益增長的需求,鋰金屬負極因具有實現高能電池的潛力而重新受到關注。天津大學鐘澄教授等人在這篇綜述中討論了鋰金屬電池中鋰負極的先進研究。本文主要分為兩類:a) 建立外部壁壘。本節將討論穩固的SEI、剛性固體電解質和絕緣主體材料。b) 調節負極過程。調節負極表面的電子/Li +,調節電解液中的Li +,減少電解液中的自由溶劑化作用。此外,本文還總結了一些新方法,如夾層隔膜。本綜述還回顧了高級模擬和計算,以指導進一步的實驗。最后,提出了這些策略的剩余挑戰和鋰負極改性的進一步發展,以設計鋰金屬電池中的穩定負極。這項工作旨在說明該領域的發展,從而激發鋰負極的創新。圖1. 鋰金屬電池發展歷程圖2. 抑制LMO/GO/Li電池中鋰枝晶的三層隔膜示意圖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in Lithium Anodes f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dvanced Science. 2021. DOI: 10.1002/advs.202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