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ACS Nano: 一種由銅集流體誘導置換氧化還原機制的多晶FeS2正極 2023年10月29日 下午5:18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6 鋰硫(Li-S)電池作為最有前途的候選儲能系統之一被廣泛研究。與其他材料相比,Li-FeS2系統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變化最小,其在實際應用中潛力巨大。然而,原始的 FeS2通常在循環時發生快速容量衰減,這是由于形成可溶性多硫化鋰,不可避免的體積波動和硫損失導致結構崩潰。 基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朱禹潔、郭林教授等人開發了一種一步水熱法來制造 P-FeS2和 M-FeS2 雜化復合材料(P/M-FeS2),并研究了其在 Li-FeS2 電池中的電化學性能。?將帶隙較低的M-FeS2引入P-FeS2提供比P-FeS2更高的鋰存儲容量,但復合材料的容量在循環時逐漸衰減。原位XRD表征揭示了P/M-FeS2的四電子還原復合并驗證鋰化結束時Li2S的形成。在脫鋰過程中會產生元素硫,這是復合材料容量衰減的原因。 采用Cu集流體對活性硫進行化學固定和轉化,提高了復合材料的電化學性能。100次循環后,復合材料在100 mA/g下獲得 800 mAh/g 的穩定儲鋰容量,放電能量密度超過1300 Wh/kg。它還表現出優異的倍率性能,在2 A/g時的比容量為 730 mAh/g,并具有穩定的長循環性能,32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為 89.7%。最后,研究表明最初的FeS2集成到Cu集流體中并在電化學循環過程中轉化為 Cu2S從而實現超快和超穩定的電化學性能。 圖1 P/M-FeS2制備示意圖 圖2 P/M-FeS2和P-FeS2的電化學性能 A Polymorphic FeS2 Cathode Enabled by Copper Current Collector Induced Displacement Redox Mechanism. ACS Nano. 2021. DOI: 10.1021/acsnano.1c02438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29/b0ed87839d/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催化日報:8篇頂刊!崔春華、王艷芹、劉犇、唐亞文、王志江等人 2023年11月10日 ?郭居晨/呂國誠AFM:通過自發歧化反應,實現自充電鋁電池 2023年10月4日 將15種元素“一網打盡”!胡良兵教授最新Matter:十五元高熵合金納米粒子! 2023年10月15日 范峰滔&李燦院士,最新Nature! 2022年10月15日 【MS發頂刊】東北師大,JACS!分子協同效應介導高效界面化學實現無枝晶鋅陽極! 2024年11月25日 ?馬建民AFM:可去除HF的添加劑優化SEI/CEI助力4.5V鋰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