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儲能系統將需要利用高能量密度負極和高壓正極來實現所需的性能指標(更長的車輛續航里程、更長的使用壽命、生產成本、安全性),固態電池 (SSB) 是實現這些指標的有前途的技術。SSB中的固固界面是導致SSB衰減的動力學研究熱點,表征和理解SSB中固固界面的過程對于設計彈性、耐用、高能量密度的SSB至關重要。在此,美國范德堡大學Kelsey Hatzell等人綜述了關于SSB普通原位(in-situ)與動態現場原位(operando)表征技術的進展。首先,作者總結了與SSB相關的材料挑戰,并描述了當今用于應對挑戰的關鍵表征技術,包括這些技術的優點和局限性。隨后提供了按原位表征類型分類的文獻綜述,包括真實空間(SEM、TEM、AFM等)、倒易空間(XRD等)和光譜研究(拉曼、NMR等)三類及其他新興技術等。圖1. 全固態電池面臨挑戰的總結作者還為未來的實驗設計和測量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設計in-situ與operando實驗時重要的不同方面。隨后,作者重點強調了利用表征結果進行分析的必要性,而不僅僅是展示現象。從基于數據和基于物理的模型的表征和耦合中獲取定量信息,以產生對材料系統的新見解。本綜述對SSB表征的當前狀態進行了全面、批判性的總結,并確定了SSB的in-situ與operando表征的未來方向。圖2. 全固態電池表征技術概述Status and Prospect of In Situ and Operando Characterization of All Solid-State Batteri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1. DOI: 10.1039/D1EE00638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