潸然淚下!從放牛娃到北大博士,這篇博士論文后記刷屏 2023年10月31日 上午10:26 ? 話題 ? 閱讀 14 來源丨半島晨報、上海大學、肖清和博士論文 近日,《一個放牛娃的博士論文后記》火了,這篇后記來自北大博士畢業的肖清和,他的博士論文《“天會”與“吾黨”: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體之形成與交往研究(1580-1722) 》,講述了自己從一個放牛娃到考入北大的歷程。 “母親不止一次和我說過,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堅持,因為她要讓我上學,她要讓她的兩個孩子好好活著。”這一論文后記看哭了不少網友。 肖清和,200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學士學位;2006年參加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博士培養計劃,2009年分別獲得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獲香港中文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博士論文獎(第四屆)以及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2011年度)。 圖源:半島晨報 肖清和這一博士論文入選了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圖源:半島晨報 據上海大學文學院官網顯示,肖清和現為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正高),也是上海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多項,著有《20世紀宗教觀研究》(合著)、《<鐸書>校注》(合校)等,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書評、譯文三十余篇,論文曾被《光明日報》以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曾獲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圖源:上海大學文學院 據上海大學校報此前介紹,肖清和1980年出生在安徽潛山的一個小山村,在他8歲那年,爺爺病逝,家中無一分積蓄,多虧一位醫生資助了20元,才為爺爺辦了喪事。小升初考試他取得了全鄉第二名的好成績,但因家里付不起學費而一籌莫展。同齡人都去新學校上學了,而他只能邊放牛邊找書看。 那年秋天,他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詞。第二年春天,在改嫁的母親努力下,他終于重返學校。1999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學哲學系,2003年,以優異成績免試攻讀該系研究生,2005年又由碩士研究生轉為博士研究生,2006年獲得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的資格。 他的這篇博士論文后記的部分內容如下: 那一年秋天,同齡人都在新學校上學,過得讓人興奮、讓我充滿想象和向往的中學生活;可我,只能在家里放牛。牛是一種很靈性的動物,我和它逐漸成為好朋友;慢慢的,我可以把它放在山上,而不去管它。因為,這樣我自己看書。 那個秋天,我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詞。直到現在,我所能記住的宋詞都是這時背誦的。每當黃昏來臨之時,我就和牛兒一起回家。和我家共養這條牛的大爺,總是毫無留情的批評我放牛不認真,牛兒沒吃飽。滿懷委屈的我,也不做爭辯,只是在想,我不適合放牛吧。 也就是我考上初中的那一年,父親還養了一個豬。我也沒有求他賣掉豬給我上學。因為我知道,即使這一次湊到了學費,還有下一次。 很幸運的是,通過母親的努力,以及母親改嫁后的叔叔——也就是那位他的朋友的支持,我終于重返學校了。母親的丈夫——我的繼父,對我上學還是非常盡心、非常努力,盡管他有時也忍不住會受到別人的挑唆,對我母親大打出手。母親不止一次和我說過,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堅持,因為她要讓我上學,她要讓她的兩個孩子好好活著。 在那段艱難困苦的日子里,我最擔心的不是我的成績,而是每個學期開始。因為,學費問題讓我常常一籌莫展。常常是開學之初,我在馬路邊等母親來。常常是望眼欲穿,常常是欲哭無淚。餓了,啃一口父親給我做的干糧;渴了,就只得忍著。馬路上塵土飛揚,我那時是多么恨汽車!我恨它們耀武揚威的在我面前駛過,而留下令人討厭的漫天灰塵! 高中期間,老師、同學對我的幫助更多。新校長常常給我100塊,班主任、英語老師等等常常讓我去他們家吃飯。同學也常常幫助我。周末,同學們也不嫌棄我家的破舊,一起到我家玩。鄰居還很好奇的問他們:“他家這么窮,你們來干什么?” 99年高考,我估了分數可能要比重點線多7、80分。校長就給我填了北京大學。他說如果考不上就免費讓我復讀。班主任則比較謹慎。因為我在提前錄取志愿填了外交學院。我還記得班主任帶我去了合肥,見了招生老師。結果老師說我太矮(我1米65)。班主任哀求道:“他還是小孩,還會長的。”最終還是不行。班主任擔心我可能考不上北大,太可惜了。 不過,上天眷顧可憐人。我竟然被北大錄取了。 來到北大后,先前的擔心變得沒必要了。我們縣里有一家人開始無私資助我。同時,班主任也了解到我的情況,常常幫助我。因為學校里有各種資助,還有各種獎學金,我的經濟狀況開始好轉。大一開始,根據成績以及家庭狀況,我就獲得了奔馳獎學金,連續四年。(也是在大一寒假,我家才通了電,盡管我們村很早就通了電;以前,我一直在油燈下看書。)大四時,我一方面申請了貸款,另一方面又非常榮幸的獲得了國家一等獎學金。 2003年,我獲得免試上本系研究生的機會。非常感謝我的導師孫尚揚教授的幫助,2005年,我又由碩士研究生轉為博士研究生。2006年,在孫師無私的幫助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盧龍光教授的支持下,我獲得北大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的資格。從06年到08年期間,我在香港生活、學習。 直到今天,除去在香港的兩年,我在北大整整生活了8年。期間,歡樂多于淚水,幸福多于痛苦。但是,一想到家里的情況,忍不住還很痛苦。尤其是想到自己還沒有能力讓母親安享晚年,心中甚是愧疚。 圖源:上海大學校報 在肖清和博客上有這樣一段話:“用功深者,其收名也遠;若皆與世沉浮,不自樹立,雖不為當時所怪,亦必無后世之傳也。”當今社會,節奏加快,誘惑很多,很多人貪圖省力,急功近利。肖清和說,“文科研究建立在大量文獻基礎上,是需要積累的。若想要做出一篇有深度、厚度、傳承度、有生命力的著作,就必須得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31/f5606c6a43/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和自己導師戀愛了,然后又分手了,導師和課題組還能待下去嗎?在線等建議,挺急的! 2023年10月14日 斯坦福校長也玩「圖片誤用」?Nature、Science多文涉嫌PS,校方正式展開調查 2023年10月13日 211大學原副校長、博導,當選省長! 2023年6月5日 顏寧微博更新:終于又可以在國內過年, 處于創業期的還想春節安安靜靜寫paper? 2024年2月19日 熱議!又一專業淪為“天坑”! 2023年10月24日 重磅!2021年諾貝爾獎公布時間正式敲定 2023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