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上清華,本碩博連讀!今天這兩人刷屏了 2023年11月1日 下午12:01 ? 話題 ? 閱讀 12 來源丨科學網 初三畢業,14歲被保送清華,還是本碩博連讀。 兩位清華大學2021級本科新生今天刷屏了! 9月3日,清華大學舉行2021年本科生新生開學典禮。在今年3800多名清華本科新生中,有2人格外引人關注。他們都是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丘成桐數學領軍計劃”)首屆招收的69人中的一員。 一位是來自廣東深圳的程大拙,他是數學物理雙料學霸。不僅如此,程大拙還是石墨烯“天才少年”曹原的中學校友。另一位則是來自云南騰沖的李宣佑,熱愛數學是他的標簽。 兩位少年“學霸” 年僅14歲的程大拙、李宣佑均是通過丘成桐數學領軍計劃被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錄取的——該計劃今年首次啟動,將以3+2+3的本博貫通模式進行培養。這也意味著他們將跳過中考、高考、研究生、博士生考試,在清華大學完成本科、碩、博學業。 科學網查詢發現,程大拙與1996年出生、被稱為石墨烯“天才少年”的曹原同為中學校友。不僅如此,2010年,同樣在14歲的小小年紀,曹原以高考總分理科669分的成績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曹原于2007年到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讀書,僅用3年時間便讀完小學六年級、初中和高中的課程。他在2014年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研究生并于2020年獲博士學位。目前,曹原已在學術頂刊Nature和Science上共發表9篇論文。 曹原的“學弟”、2007年出生的程大拙來自廣東省深圳市。據班主任高建中介紹,程大拙對數學和物理非常喜愛,也都極具天賦。他是位雙料學霸,綜合成績常常年級第一。 程大拙 初二時,程大拙選擇物理競賽后,發現其中需要應用到許多高等數學知識,于是又自學了一些高等數學,之后參加數學聯賽,獲得三等獎。 程大拙曾說,希望自己將來能在數學或數學物理學科交叉領域繼續深入學習。 據該校官微介紹,作為初三學生,程大拙雖然年紀小,但他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律能力都非常強,很有時間觀念,自己設立的學習計劃都能持之以恒地完成。 據了解,深圳耀華實驗學校是一所具有超常教育、培養英才傳統的學校。其中,該校數理學院全球華人少年數學班成立僅3年,程大拙是該班的首屆學生。 另一位同樣14歲、2021級清華本科新生李宣佑,來自云南省騰沖市。 李宣佑 李宣佑的母校——騰沖一中的官微曾發文介紹,對數學的癡迷,是李宣佑的標簽。他在小學五年級就已經自學完初高中數學教材,并開始接觸大學教材。初一、初二做當年高考試題,分數在145分以上。在班主任眼中,李宣佑是一位全能班長。他不僅數學突出,其他科目的成績也非常優異。 文章還提到,李宣佑不僅有極強的自律意識和超常的學習能力,而且謙虛務實、吃苦耐勞,熱心公益。 據介紹,騰沖一中位于祖國西南邊陲小鎮騰沖,歷來崇文尚教。該校建校已106年,現為云南省一級一等學校。 8年本碩博連續培養 2020年11月,丘成桐數學領軍計劃項目獲批。2021年1月,正式啟動報名。 該計劃面向全球招收中學階段綜合優秀且具有突出數學潛質及特長的學生,采用“3+2+3”八年制貫通培養模式,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研究生階段。“3+2”階段前三年學習數理基礎課程,第四、五年進行科研訓練;博士階段“3”,進行三年職業科學家學習訓練,本研培養過程有機銜接。 該計劃每年面向全球招收不超過100名優秀中學生,面向內地主要招收高一高二學生,以及特別優秀的初三年級和高三年級學生,成功入圍的學生無需高考即可保送至清華大學。 今年4月,首屆丘成桐數學領軍計劃公布入圍結果,程大拙與李宣佑是69位入選學生中僅有的兩位初中生。 據介紹,選拔過程有綜合測試、專業測試、面試和體質測試等多輪考核,非常嚴格。其中,綜合測試科目包括中英文閱讀、數學和物理。專業測試包括數學一和數學二(非固定形式的開放性內容)。今年筆試主要以大學數學內容為主,還有部分中學數學競賽和物理競賽內容。 丘成桐 丘成桐曾發文介紹該計劃的緣起。他認為,科學的基礎在于數學。數學必須要有優秀的領導人物。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最迅速的方法,就是尋找大師,培養優秀的幼童。 他寫道,“我這一輩子只有兩個心愿,一個是成為大數學家,另外一個是提升祖國的數學,使它領導世界數學,進而建立完整的科技系統,這都是中國的百年大計。在國家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我有信心完成這個愿景。”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1/450d9578b2/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17人!“中國生命科學最高獎”候選人名單公示 2023年10月24日 ?他,刷新校史記錄,再發重磅Nature子刊! 2023年11月29日 史上摘要最短的SCI論文! 2024年1月18日 出版社怒撤350篇文章!主要原因是作者使用機翻降重等手段規避抄襲,不需同行評審等;中國學者的43篇文章也被牽涉 2023年10月25日 女生智齒位置奇特引碩博生圍觀,網友:這是一篇SCI啊,夠養活3個博士生! 2024年1月26日 重磅文件:破除“七唯”,鼓勵原創和坐熱冷板凳!五部門聯合發文,加大對3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支持 2023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