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十年后年入百萬?我怕你真畢業了心態爆炸 2023年11月1日 上午11:46 ? 話題 ? 閱讀 6 來源?|?21世紀教育研究院(熊丙奇)、伊曼如歌 秋招季來臨,第一批“00后”即將加入求職隊伍。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發起關于就業的調查,回收2700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00后”對薪資比較樂觀,超過20%的大學生預期自己畢業后月薪過萬,8.20%的男生、3.25%的女生分別預期會進入“5萬元俱樂部”。此外,67.65%大學生評估自己畢業十年內會年入百萬。 這一調查表現出“00后”對未來的樂觀情緒,但也折射出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我國高校對大學生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不足。 學生對就業和職業發展的期望發生偏差,這不利于畢業生的就業,也不利于進入職場之后的職業發展。會出現畢業時因過高擇業期望而“有業不就”,寧愿啃老;以及進入職場后“眼高手低”不滿意薪酬而動輒辭職等問題。 1993年我國推進大學畢業生市場化就業時,教育部就要求高校重視對學生的就業指導。2008年,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明確從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并作為公共課納入教學計劃,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 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重點在于讓大學生學會分析環境、認識自我、制訂目標并具體落實。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缺失,會導致大學生在求學時,不清楚自己適合從事什么工作,這些工作對從業人員有哪些具體要求,進而渾渾噩噩,學業與就業脫節;也會導致大學生在就業時,沒有自己的擇業規劃,盲目從眾,在求職時“海投”簡歷,趕一個又一個招聘會場,以及有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 絕大部分進入職場的“00后”求職者都有大學學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為874萬。按照“00后”大學畢業生的預期,十年之后這批進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有接近70%年薪百萬,他們了解真實的社會情況嗎?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9854元。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164979元,專業技術人員112576元;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75167元,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61938元;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62610元。五類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區域均為東部,平均工資分別為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191577 元、專業技術人員129052元、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84787元、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67652元、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65241元。 按照以上數據,就是做到東部地區規模以上企業的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年收入的平均數也只有191577 元,有多少大學畢業生能在十年后做到中層及以上管理崗位? 再看《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屆本科畢業生人數較多的人文專業類中,外國語言文學類以5336元位居月收入榜首,其次是設計學類(5137元)和中國語言文學類(5050元)。畢業生人數較多的理工專業類中,計算機類專業、電子信息類和自動化類專業月收入排前三,分別為6858元、6145元和5899元。如果大學生能有對這些數據的基本了解,也就不會那么“樂觀”地評估出年薪百萬了。 對大學生過高評估未來的月薪收入,要不要當真?如果把期望薪酬作為大學生的發展目標的話,則需要認真對待。比如,在畢業求職時,有的大學畢業生的薪酬期望是月收入上萬,因此對于月薪四五千的工作就看不上眼,不愿意去做這類工作,但又找不到能滿足自己薪酬要求的工作,就要么“有業不就”,要么帶著不滿情緒“先就業,再擇業”。沒有對自我的準確認知和定位,是影響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十年后年薪百萬的預期,也讓部分大學畢業生不安于自己的工作,急功近利,有的學生剛出校門,就進牢門,就因為夢想“一夜致富”。2018-2019年,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民檢察院共提起公訴42件,79名涉案人均為學歷在大學??埔陨?、年齡在20-29歲之間、工作不足5年的青年。 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育,不能只給學生談“夢想”,更需要引導學生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要明確地告訴每個大學生,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他們就是普通的社會勞動者,要以此為基礎進行職業發展規劃。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1/63ce2db32d/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長被曝用研究成果幫助兒子獲獎,單位已展開調查 2023年10月31日 重磅!?“光催化之父”藤島昭及其團隊全職加盟上海理工! 2023年11月1日 某女博士擇偶條件: 年薪100萬, 三套上海新房, 不禿, 身高180, 視力優秀, 牙齒潔白 2024年2月19日 110人,基金委公布一批評審專家名單! 2023年10月15日 最新!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初審結果公布! 2023年4月29日 國際醫學期刊:去年12月中旬,新型冠狀病毒已發生人際傳播 2023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