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工莊仲濱/朱威Nano Research:雜原子配位的Ag單原子催化劑用于ORR 2023年11月1日 下午9:50 ? T,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1 北京化工大學莊仲濱、朱威等人報道合成雜原子配位的Ag基單原子催化劑Ag1-h-NPClSC用于電化學ORR,實驗結果顯示通過操縱 Ag 中心的配位環境,ORR 的性能顯著提高。Ag1-h-NPClSC催化的ORR的半波電位為0.896 V,并在0.85 V 時顯示出高周轉頻率 (TOF) (5.9 s-1),高于先前報道的Ag基催化劑和商業 Pt/C。以Ag1-h-NPClSC為空氣電極,制備峰值功率密度為270 mW·cm-2的鋅空氣電池。 DFT計算研究探索Ag基催化劑的配位環境與ORR性能之間的關系。基于EXAFS 光譜數據,構建Ag1-NC 和Ag1-h-NPClSC 單原子結構模型,Ag(111)晶面用于模擬Ag納米顆粒。基于RRDE數據,即H2O是最終產物,表明4 e–轉移過程,并且OOH*、O* 和OH* 是反應的中間體。計算在 1.23V 平衡電位下不同Ag基催化劑的自由能。 在Ag(111)表面,ORR反應第一步,即OOH*物種的形成,表現出很強的吸熱特征,是該反應的速率決定步驟(RDS),反應能壘高達0.85 eV,而在 Ag 基 SAC 上,Ag1-NC 和 Ag1-h-NPClSC 形成 OOH* 的能壘顯著降低至 0.61 和 0.24 eV。原因可能是由于電負性配位環境導致 SAC 的 Ag 中心帶正電荷,從而增強與氧的結合能力。 對于 Ag1-h-NPClSC,在反應的限速步驟顯示出最低的能壘(0.24 eV),來自 N、P 和 Cl 提供的特殊配位環境。由于第一步的能壘降低,OOH* 的形成不再是 SAC 的 RDS。對于 Ag1-NC, RDS為反應的第二步,即*O的形成,能壘為 0.70 eV。對于 Ag1-h-NPClSC,RDS 被認為是 OH 解吸的最后一步,其能壘為 0.67 eV。對比這三種催化劑,Ag1-h-NPClSC對RDS的能壘最低,因此具有最高的ORR活性。DFT計算證明,通過調整Ag配位環境,可以優化ORR中間體的吸附能,進一步降低RDS的能壘,從而有效提高ORR催化活性。 Rui Sui, Xuejiang Zhang et al. Silver based single atom catalyst with heteroatom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as high performanc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catalyst. Nano Research. 2022 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2-4499-8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1/a8381ab03f/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江南大學董玉明,最新AEM! 2024年5月22日 昆明理工Nature子刊:SiO2吸附水立大功,誘導生成Td-Co(II)中心促進丙烷脫氫反應 2023年10月13日 ?天大/金屬所/薩里大學AFM:碳保護SAA材料作為多功能電催化劑 2023年11月1日 黃維院士/韓云虎EES:pH通用的單原子Fe催化劑助力鋅空氣電池 2023年10月14日 Science子刊:45秒,高效提取金! 2023年10月8日 天大許運華PNAS:史上最強有機正極,1338mAh/g! 202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