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ley威立
Energy&Environmental?Materials
-
2020年IF 15.122
-
JCR Q1區(qū)期刊
-
SCIE、Scopus和EI數(shù)據(jù)庫收錄
-
CSCD核心庫來源期刊
-
高質量科技期刊材料科學綜合類T1期刊

混合醚類電解液助力鋰硫電池中的金屬鋰負極保護
清華大學張強教授課題組聯(lián)合北京林業(yè)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德國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以及德國弗朗霍夫研究所等提出了一種應用于SPAN正極的鋰硫電池的混合二異丙基醚(mixed-DIPE)電解液。Mixed-DIPE電解液顯著延長了以SPAN為正極匹配超薄鋰負極的鋰硫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這主要是因為mixed-DIPE作為一種醚類電解液對金屬鋰負極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并且能夠抑制多硫化物的溶出,減輕其對金屬鋰負極的破壞,從而使得該電解液配方在以50 μm超薄金屬鋰為負極的全電池中實現(xiàn)相對穩(wěn)定的循環(huán)。此外,mixed-DIPE電解液還有助于金屬鋰枝晶的抑制與界面阻抗的降低。


弱相互作用增強有機電池性能
華中科技大學王成亮教授課題組分析了有機高分子材料與無機材料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有機高分子材料中的弱分子間相互作用,進而總結了與有機活性材料密切相關的弱分子間相互作用對于有機電池性能的影響:分別展開討論了有機電池中相鄰的活性分子間、活性分子和導電添加劑間、活性分子和粘合劑間的弱分子間相互作用。并對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提出各類弱分子間相互作用廣泛存在于電池系統(tǒng)中,有望通過協(xié)同作用來提高電池性能;其次,進一步的研究有機電池中相對弱分子間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高性能電池的內在原因,從而更好的開展高性能電池的研究。


高能碳基超級電容器
成均館大學?Ho Seok Park?教授課題組詳細分析了基于碳材料的超級電容器在儲能領域的主要應用及其發(fā)展前景。綜述了電極材料、電解質和電池設計對SCs電容和工作電壓的基本影響。


實現(xiàn)高倍率儲鈉特性的贗電容釩基電極材料
廈門大學魏湫龍?zhí)厝窝芯繂T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Bruce Dunn教課題組系統(tǒng)討論了高倍率鈉離子存儲用釩基贗電容材料的儲鈉機理、電化學行為和界定方法,系統(tǒng)總結了常見的各類釩基贗電容儲鈉材料,并對贗電容材料在高功率、高能量鈉離子儲能器件中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鉀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德國伊爾梅瑙工業(yè)大學雷勇教授課題組總結了有關鉀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最新研究,包括普魯士藍及其類似物、層狀金屬氧化物、聚陰離子化合物以及有機正極。文中總結了這些已開發(fā)的正極材料的基本結構和電化學性能。此外還提出了這些正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不足,分析了性能與結構的相關性,提出了相應可行的解決策略。最后,討論了鉀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的發(fā)展前景。


關于可充電鋅金屬電池(RZMB)的研究
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許康教授課題組將一種可用于決定鋰金屬負極的嚴謹?shù)腃E模型借鑒到Zn化學,并用于系統(tǒng)地檢驗一系列因素,包括集流體化學,電流密度,溫度和剝離過程中的電壓上限,對不同Zn電解質的可逆性的影響。在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的支持下,該標準化的Zn CE模型隨后被用于確定電解質對Zn2+的溶劑化強度與相應電解質中測得的Zn CE之間的重要關系,從而為將來開發(fā)和評估Zn電解質提供新的指導。


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在超級電容器中的化學修飾方法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育新教授課題組圍繞LDH在超級電容器中的化學修飾方法,總結了近期國內外的重要研究進展,討論了LDH的組分調控、修飾活性位點、導電性增強、形態(tài)/形貌調控方面的修飾方法以及彼此間的協(xié)同策略,期望促進LDH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發(fā)展,實現(xiàn)高值化應用。


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德國伊爾梅瑙工業(yè)大學教授雷勇課題組總結了有關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碳材料,有機材料,合金,金屬基化合物以及其他新型化合物。另外總結了這些已開發(fā)的負極材料的鉀離子存儲原理和電化學性能(即容量,電壓,倍率性能和循環(huán)性能)。此外,提出了提高負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挑戰(zhàn)和相應的有效解決策略。最后,討論了用于鉀離子電池的高性能負極材料的未來發(fā)展前景。


多孔鈣鈦礦的發(fā)展: 合成方法及在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領域的應用
香港理工大學倪萌教授課題組和南京工業(yè)大學邵宗平教授課題組總結了制備多孔鈣鈦礦的各種合成方法以及討論了不同合成方法對多孔結構的影響。接著深入討論了該類材料在燃料電池及金屬空氣電池領域的應用且分析了多孔結構對這些能源器件性能的影響。最后,詳細總結了多孔鈣鈦礦在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領域依然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前景。


可充電水系鋅離子電池中鋅負極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展望
中南大學周江、梁叔全教授團隊針對中性和弱酸性電解質體系鋅離子電池,分析了負極存在的枝晶生長、腐蝕、析氫等問題的內在機理,將枝晶的生長歸因于電場分布的不均勻和電極表面離子不受限制的二維擴散,將腐蝕產(chǎn)物的產(chǎn)生歸因于局部OH–濃度的改變,而析氫則是電極電位差異和過電位綜合作用的結果。同時,作者揭示了上述各個問題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并對已有的負極改性方法進行了分類總結,強調負極優(yōu)化應該有“協(xié)同優(yōu)化”的觀點,并基于此觀點展望了鋅金屬負極未來的發(fā)展。


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原文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1/b7a1ff35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