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ISE學術前沿←關注Ta
中國正試圖從美國手中奪走“世界第一科學強國”的寶座。
2021年8月10日,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發布的《2021年科學技術指數》顯示,在研究人員的引用次數進入前10%的“受關注論文”篇數上,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按領域來看,在8個領域中,中國在材料科學、化學和工學等5個領域排在首位。日本經濟新聞認為,在學術研究競爭中,中國開始與美國并駕齊驅。
中國論文不僅在數量,而且在質量方面迅速提升,在研究人員引用次數排名前10%的“受關注論文”數量上,中國首次超過美國。二戰后引領科學研究的美國的優勢正在喪失,而這也將影響美國的產業競爭力。
中美競爭科學實力的主戰場之一是太空開發。今年5月,中國發射的無人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2019年,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著陸月球背面,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京都大學載人宇宙學研究所所長山敷庸亮說:“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達到不輸給美國的水平。”
積極的投資和豐富的人才是支撐中國科研實力發展的關鍵。2019年,中國研發經費為54.5萬億日元(約合3.2萬億元人民幣),這較10年前增長2倍以上。盡管較排名第一的美國(68萬億日元)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國研發經費的增長更快。此外,中國的科研人員數量為210萬人,是世界最多的,遠遠超過美國的155萬人。
科學論文篇數是衡量一國研究開發活躍程度的基本指標。NISTEP根據英國調查公司Clarivate的數據,計算和分析了主要國家平均3年的論文篇數等。中國不僅在學術研究的數量上,在質量方面也在提升實力的態勢明顯。

論文質量方面中國也在逐漸趕超美國
即使是受關注論文中處于前1%的“頂尖論文”中,中國的份額也達到25%,逼近美國的27.2%。日本文部科學省一名負責人指出,“中國目前已顯示出趕超美國的勢頭”。
按領域觀察受關注論文的全球份額,在材料科學領域,中國為48.4%,明顯超過美國(14.6%)。化學為39.1%(美國為14.3%),工學為37.3%(美國為10.9%),中國在總計5個領域排在首位。
美國則在臨床醫學(34.5%)和基礎生命科學(26.9%)領域排在首位。在生物領域優勢明顯,但在關系到產業競爭力的領域,中國顯示出強勢。
從整體論文篇數來看,中國繼去年的統計之后仍排在首位,超過美國。中國為35萬3174篇,而美國為28萬5717篇,差距從2020年調查時的約2萬篇擴大至約7萬篇。
來源:ISE學術前沿綜合整合自NISTEP《2021年科學技術指數》、日本經濟新聞、環球網。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2/1eb62036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