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導師:清晨給研究生改論文改到“火大”,有話要說……

來源丨馬臻科學網博客、募格學術

原標題:《清晨給研究生改論文,有話要說…… 》

清晨五點多,我醒后怎么也睡不著,惦記著昨晚收到的兩位研究生的稿件。于是,我忍著摔傷尚未完全康復的不適感,坐在陽臺電腦前改稿。
導師:清晨給研究生改論文改到“火大”,有話要說......
改著改著,不免“火大”。

從“發現”到成稿、發表的距離

近年,學界和媒體總是說要破除“唯論文”。誠然,不同學科研究的難易程度和研究周期不一樣,成果展現形式也不盡相同。但對于基礎科研來說,是不是你說你發現一個東西,就成了“成果”呢?
國外那些寫“如何撰寫科研論文”書籍的作者總是說,如果一個研究工作沒有發表,無論你吹得多么厲害,都等同于沒有做過。他們還說,評價研究生不是看他多么幽默風趣、實驗技能有多強。最終,評價研究生看的還是發表的論文。
那么,從“發現一個東西”到最終能達到論文發表的要求,究竟有多大的距離?
做催化研究,人們合成出幾個催化劑,測測活性,很快就能甄別出“高性能”催化劑。做了幾種簡單的表征,研究生也能夠在中期考核中“蒙混過關”了。但要發表高質量的論文,就需要研究催化性能為什么好,這往往需要依靠原位紅外光譜、X射線近邊吸收、DFT計算、原位電鏡。這就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這就是“吹牛”說得到了好的催化效果和開展深入研究的區別。
但是否只要開展深入研究就行了呢?往往,從獲得“全套”結果到成稿,再到修改到能夠發表的程度,有很大的距離,也考驗著研究生以及導師的水平和耐心、嚴謹程度。
寫論文不是簡單的看圖說話,而需要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它不是僅僅“深入分析討論”就行的,還需要遵循一定的寫作方法和約定俗成的規范。
比如說,你在緒論部分一開頭說什么課題的研究引起廣泛興趣,然后引用文獻1-5。其中,文獻1和2是綜述,文獻3-5是三條“隨機”的文獻。并非完全不可以這樣,但這樣妥當嗎?
再比如,你連續引用5篇文獻(21-25),但這5篇文獻的排列并非按照發表的先后順序,而是隨機排列的,這妥當嗎?

讓學生一遍一遍地修改論文

剛成為研究生導師時,我還不是教授。當時我對“保”學生正常畢業非常在意,學生寫的初稿我都會仔仔細細修改,WORD文檔中“一片紅”,有些內容甚至是我寫的。
但近來,各種工作上的事情紛至沓來,沒有太多時間坐下來完整地修改學生論文。而且3個月前摔傷了。我就采用“打發”戰術——每次收到學生稿件,先花一個小時快速修改,用批注告訴學生這個地方不行,那個地方不好。然后把文檔發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改。這樣,學生就會花好幾天去修改,我不會太操勞。等學生改好后,我繼續采用這樣的“切香腸”戰術,一篇文章改十幾遍才投稿。
沒時間馬上修改時,我還會把論文送到查重系統,然后把查重報告發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修改。用我的話說,我要讓他們知道“天高地厚”,而不是馬上改完后就去參加自選實習。
有時候,我對學生說:針對文章中說的這個現象,如果能查閱文獻,找到文獻支持,那會效果更好。
但學生說:別人從來沒有做過這個的。
我怒了:不去查文獻、找支持,就不能發表!
我找出審稿系統里編輯給別人的拒稿信。每個審稿人(包括我)都提出一大堆意見。
“如果在導師這兒沒有很好的修改,到審稿人手里會被批得體無完膚!”我有感而發。
說出這句話,我沒有嘲笑別人的意思。做科研、寫論文本來就是“試錯”的過程。投不中某個雜志,也不丟臉。但是如果研究生和導師如果能夠事先仔細研究透徹,把一些問題考慮到,把論文寫得更好,那效果就會更好。

經受查重和論文審稿的“洗禮”

有些人在媒體上對查重頗有微詞,說查重是形式主義,會催促學生把論文改得亂七八糟、不堪卒讀;查重浪費時間;應該時間花在科研上,而不是查重上。
但問題是,查重和根據查重結果改論文,究竟花多少時間?和學生做實驗、實習、找工作的時間相比,查重和根據查重結果改論文的時間,是不是很少?
我喜歡查重。
年前,我曾經把學生的論文投給國內外的期刊。結果,論文被直接槍斃,編輯說重復率超標了?我感到真是丑大了。
有人說,導師應該能鑒別出學生哪些話是抄來的。
但我認為不是這么一回事。導師又不是人工智能。他最多說“你論文里下了一個定義,但這個定義顯然不是你發明的”或者“你寫的緒論和前面一個研究生的緒論類似”。
后來,課題組每篇論文都進行查重,而且還在學生初稿、修改稿、終稿等階段查幾遍。
論文審稿也很重要。拿到審稿意見,根據審稿意見進行修改,就像是有一種“儀式感”。通過這個過程,能提高論文的水平,也讓學生經受了“洗禮”,讓他們感受到“先抑后揚”的“人生三重境”。

勁往一處使,促成論文的完成

我對學生的要求是: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同時搞兩篇論文,也不要這篇文章還沒有搞好,就想著做別的實驗。
“有東西吃的話,就把它吃好、吃飽、吃透!”我一直這么對學生說。
這稱為“步步為營”戰術。
此前,有學生同時搞兩篇論文,我很生氣:“我就是要前面那個東西!”
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我明白:學生沒有導師的指導不行。
有的課題組學生很“獨立”,自己能寫論文,還用導師的賬號和密碼投稿。這雖然提高了獨立能力,但缺乏系統性、規范化的培養。
導師的指導,不僅僅體現在科研方向、實驗操作方面,還體現在科研戰術(就像排球教練那樣)、做事方法方面,當然還體現在指導學生寫論文、改論文方面。
“一回生,二回熟”,學生經過老師改論文的指導,以后寫新的論文稿,就會好些。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2/29451e3b86/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册亨县| 乡城县| 洪泽县| 米泉市| 武陟县| 沙雅县| 深圳市| 蕉岭县| 镇远县| 蓬安县| 康定县| 封开县| 梁山县| 于都县| 巴中市| 瑞丽市| 清远市| 贺州市| 博湖县| 忻城县| 甘南县| 营口市| 广昌县| 阿鲁科尔沁旗| 彭阳县| 屏边| 合水县| 广安市| 蛟河市| 临夏市| 双城市| 龙南县| 龙陵县| 红安县| 淮阳县| 望奎县| 辉南县| 保靖县| 云林县|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