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良/莫一非/谷猛AM:鹵化物異質結構促進鈉電超離子導體的離子擴散和高壓穩定性 2023年11月2日 上午9:07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25 隨著鋰資源的日益稀缺,固態鈉離子電池(SSSBs)因其可持續的成分、較高的理論能量密度和固有的安全優勢而備受關注。然而,固態鈉離子電池(SSSBs)的發展對超鈉離子導體(SSC)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包括在室溫(RT)下的高離子電導率(> 1 mS cm-1),密切的固體-固體接觸的優異變形能力,以及與電極材料的特殊界面穩定性,但目前沒有單一的SSC同時滿足所有這些要求。 在此,西安大略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孫學良教授、馬里蘭大學莫一非教授、東方理工大學谷猛教授、西安大略大學Tsun-Kong Sham教授等團隊利用高配位和低配位鹵化物框架之間的結構差異,開發了一類新型鹵化物異質結構電解質(HSE),包含 UCl3?型高配位框架和無定形低配位相的鹵化物 HSE 實現了迄今為止鹵化物 SSCs 中最高的 Na+?電導率(室溫下為 2.7 mS cm-1)。 通過分辨結晶區、非晶區和界面的各自貢獻揭示了鹵化物 HSE 中的協同離子傳導,并為非晶化效應提供了全面的解釋。更重要的是,鹵化物 HSE 具有出色的變形性、高壓穩定性和可擴展性,因此可以有效用于 SSSB。 圖1. LCF-Ta的非晶化效應 總之,該工作通過利用高配位和低配位鹵化物框架之間的協同效應,催生了一類新型鹵化物 HSE,展示出優異的離子電導率和高壓穩定性和可變形性。優化后的 0.62[HCF-Sm]-0.38[LCF-Ta]和 0.57[HCF-La]-0.43[LCF-Ta]HSE 具有 2.7 mS cm-1?和 1.8 mS cm-1?的顯著 Na 離子電導率,是迄今為止報道的鹵化物 SSC 的最高值之一。 對這類鹵化物 HSE 的擴散機理進行了研究,發現結晶塊體、非晶區以及它們之間的異質界面對擴散有不同的貢獻。其中非晶化過程大大提高了目標成分的離子傳導性,并有助于在離散的 UCl3?型框架顆粒之間建立連接,從而使 Na 離子能夠在宏觀 HSE 上快速長程傳導。HSE 具有良好的變形性和高壓穩定性,通過簡單的冷壓即可實現與 NMNFO 正極的直接集成,從而展示了穩定的正極/電解質界面,并且在 0.2 C 下循環 100 次后,SSSB 的容量保持率達到 91.0%。 此外,對 SSCs 和正極材料之間界面反應的理論研究表明,選擇不同的 SSCs 或正極材料會產生不同的界面產物。HSE 中的成分用途廣泛,可針對不同的正極材料進行可調的 CEI 設計。由于具有這些綜合優勢,異質鹵化物復合 SSC 是實現高性能 SSSB 的理想選擇。 圖2. 電化學穩定性和電池性能 Halide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Boosting Ionic Diffusion and High-Voltage Stability of Sodium Superionic Conductors,?Advanced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8012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2/39b81a1887/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中科大?吳宇恩/周煌EES:低Pt負載量的Pt1.5Ni1-x/Ni-N-C用于中繼催化ORR 2022年12月13日 華東理工大學張金龍教授團隊Adv. Mater. 綜述:單原子合金材料用于甲烷和二氧化碳催化轉化 2024年1月22日 ?曹敏花/毛寶光Nature子刊:基于應變調節的可逆鈉電硫屬化物負極 2022年10月6日 湖大黃宏文/周一歌Nano Lett.:Pt超細納米線在氧還原反應中的尺寸效應 2023年10月18日 復旦郭佳Angew.: TOF高達97592 h-1!質子/電子供體增強CNT@CMP(CoPc-H2Pc)電催化CO2還原活性 2023年10月17日 【頂刊】南大金鐘團隊Nature子刊:新型聚合物微粒“泥漿”電池 2023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