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4114號建議的答復》,其中提到,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按照“以需求為導向、以學科為基礎、以比選為手段、確保平穩推進”的路徑進行調整認定,不搞平衡照顧。
早在去年9月27日,教育部官網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829號(教育類377號)提案答復》中就已明確,“雙一流”首輪建設2020年結束,將根據期末建設成效評價結果等情況,堅持質量、水平與需求相統一,動態調整下一輪建設范圍。不搞全覆蓋,不搞終身制,不搞安排照顧。
上述文件中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實施“雙一流”建設戰略,將“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等重點建設項目統籌納入“雙一流”建設,打破建設身份固化、競爭缺失的弊端、建立分類建設特色化質量發展的新建設模式。
文件同時提出:將在科技平臺基地建設布局中加大對地方高校的傾斜。邀請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部分地方高校參加全國高??萍脊ぷ鲿?、高校科技工作專題培訓;支持地方高校根據自身發展需求,整合創新資源,建設各類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科技創新平臺。
將通過部省合建、對口支援、專項工作等多種途徑加大對河北省學科建設的指導,支持其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增強優勢特色。進一步發揮京津冀高??萍紕撔抡w優勢,鼓勵京津冀高校建立科研合作關系。
您提出的“關于充分發揮高校在重大科技創新中重要作用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您在建議中提出,要加快《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落地見效,引導高??蒲腥藛T潛心研究;要鼓勵地方高校在重大科技創新中演好自己的“角色”,加強分類指導,加大對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要推進京津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加快提升河北高校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這些建議準確切中高??萍紕撔掳l展中的重要問題,對發揮高校在重大科技創新中的優勢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教育部將在指導高校科技創新工作中認真研究吸收。
一、關于加快《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落地見效
2020年出臺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是我國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方案》大力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淡化功利性、行政性色彩,在各類評價中突出對創新的質量和貢獻評價,引導樹立好的評價指揮棒。
為推進《方案》精神落實落地,教育部出臺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涉及科技評價、人才評價、教師考核評價等多方面,推動建立相對完整的科研評價制度體系,讓高校科研人員真正安心研究、專心研究、潛心研究。
一是深化高??萍荚u價改革。會同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印發《關于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應用的若干意見》,以破除論文“SCI至上”和提升高校專利質量為突破口,扭轉高??萍荚u價中“重數量、輕質量”的評價導向,著力引導高校科技工作回歸學術初心。
二是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深入實施“轉學風、提質量”攻堅行動,強化作風學風建設,建設求真務實、淡泊名利、潛心研究、水到渠成的創新文化。樹立正確政策導向,引導高??萍既藛T腳踏實地、胸懷祖國,消除“學術泡沫”,自覺抵制“急功近利”,主動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實現基礎研究真有發現、應用研究真有突破、成果轉化真有貢獻。
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抓好評價改革文件的落實工作,針對高校落實情況開展分類指導,切實讓高??蒲谢貧w學術本質。同時,將大力營造利于潛心研究的創新生態,加大先進典型宣傳力度,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激發高??蒲腥藛T創新的行動自覺,真正實現潛心研究、貢獻祖國,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支撐。
二、關于鼓勵地方高校在重大科技創新中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育部高度重視發揮地方高校在重大科技創新中的作用,通過加強宏觀指導、優化科研平臺布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等方式,全面提升地方高校自主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引導地方高??萍紕撔赂哔|量發展。
一是加強地方高校科技工作的宏觀指導。邀請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部分地方高校參加全國高??萍脊ぷ鲿?、高??萍脊ぷ鲗n}培訓等,指導地方高校進一步明確新階段科技工作發展思路和重點任務等,并根據自身科技創新發展需求強化科學決策、統籌協調、合理配置資源,促進地方高校不斷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創新發展思路。
二是完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教育部統籌加強高??萍紕撔麦w系的頂層設計,正研究制定“關于加快構建高校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分級分類開展高校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布局。支持地方高校根據自身發展需求,整合創新資源,建設各類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科技創新平臺。同時,加大在教育部科技平臺基地建設中對地方高校的支持。例如,已立項建設的183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中,75%由地方高校牽頭,對地方高校更好服務區域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三是加大對地方高校的經費支持力度。近年來,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不斷加大對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
2016年,財政部、教育部印發《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在支持地方高校發展資金、地方高校生均撥款獎補資金的基礎上,整合設立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更好的支持各地改革完善地方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推動地方高校深化改革和內涵式發展。資金在分配時向包括河北省在內的高等教育薄弱地區傾斜,在使用上給予地方較大自主權。
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大對地方高??萍紕撔鹿ぷ鞯闹笇ЯΧ龋?strong>在科技平臺基地建設布局中加大對地方高校的傾斜。同時,進一步指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使用,支持地方高校培養高質量人次、提升科技研發能力、產出創新成果。
教育部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加大對河北高校的學科和科技創新指導力度,有力促進了河北高校的創新發展。
一是指導加強河北高校學科建設。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按照“以需求為導向、以學科為基礎、以比選為手段、確保平穩推進”的路徑進行調整認定,不搞平衡照顧。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更大程度發揮其引導作用,輻射一批區域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帶動地方政府對河北高校的更大支持,促進區域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二是加強河北高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河北省高校在新興交叉學科、薄弱學科和關鍵急需領域新增布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推動河北省高校發揮現有學科基礎、區域資源等方面優勢,積極服務于國家重大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前,已支持河北省高校建設了6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9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下一步,教育部將通過部省合建、對口支援、專項工作等多種途徑加大對河北省學科建設的指導,支持其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增強優勢特色。進一步發揮京津冀高??萍紕撔抡w優勢,鼓勵京津冀高校建立科研合作關系,通過京津冀大學科技園聯盟等多種形式推進協同創新,全面提升河北高校原始創新能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協同發展水平。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2/f3af4595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