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雜志由英國Nature Publishing Group創刊于1869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綜合性科學技術期刊這篇《考證律呂說》登載于《格致匯編》1878年第7卷,后由《格致匯編》的主編傅蘭雅(John Fryer,1839—1928)譯為英文在Nature發表,這也是中國科學家在Nature發表的第一篇論文。文章糾正了著名的伯努利定律,引起了國際巨大的反響,nature編輯評價道:”這非常出奇”,也是這篇文章,使得Nature創辦以來,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名字。雖然不及中國首篇Nature來的震驚,但是高校校史上的首篇頂刊論文,也足以讓人眼前一亮!四川農業大學發表史上首篇Cell論文,這項研究為攻克世界難題的稻瘟病構建了新路徑。2017年6月29日,全球頂尖學術期刊 Cell 在線發布了四川農業大學為通訊單位、陳學偉為通訊作者,李偉滔、碩士研究生朱紫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Mawsheng Chern博士、四川農業大學水稻所尹俊杰博士、碩士研究生楊超和冉莉為本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的論文“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一個轉錄因子的天然變異賦予水稻對稻瘟病的廣譜抗性)。
陳學偉教授西南交通大學也有位年輕有為的博士,一舉打破校史,發表了學校首篇Science!2017年,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二學生楊倩不會想到,自己的名字也能刊印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和Nature Materials上,“Size Effect in Ion Transport through Angstrom-scale Slits”(離子在埃級別狹縫中傳輸的尺寸效應),對于母校更是意義重大。正如時任西南交大校長徐飛在大會上評價:“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事情”。這標志著學校實現國際三大頂級期刊“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