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就別想著當老板靠壓榨研究生出成果,壓力太大,就先去省屬高校潛心修煉6-10年再說! 2023年11月3日 上午11:05 ? 話題 ? 閱讀 18 文章來源:馬軍科學網博客 作者:馬軍 蘭州理工大學理學院 教授 原標題:大學教職崗位壓力那么大,為啥不去省屬學校呢? 博士畢業求職去什么單位對于多數畢業生都是非常糾結的,如果讀博的時候是重點大學且導師在學術圈有很強的號召力或者影響力,在導師的指引或者安排下都能找到比較中意的單位。有道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強將手下無弱兵,一些單位招聘的時候還要特意強調關注應聘者的博士學位指導老師在學術圈的影響,國字號頭銜情況,如果比較出眾那么新招聘的青椒申請到青年基金,后續面上項目和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對于一些就讀博士學位點不是雙一流,或者博士畢業生自身科研積累不足,導師在學術圈對資源也沒有話語權,那么就非常尷尬了。首先能找到職位就已經非常幸運了,再糾結去雙一流高校做博士后還是更低段位學校做青椒都是繞不過的問題。很多人反復強調的平臺基本上就是實驗條件,有無碩士點,有無博士點,晉升教授難易程度,能否有機會靠個人努力申請到國字號或者省級人才頭銜等。誠然,在雙一流高校大團隊庇護下,各個職員分工協作,各盡所能,團隊帶頭人會平衡各方利益,按照計劃栽培組里的年輕人。 但如果應聘者自身能力不足卻被一些單位付以重任來當空頭上的學科帶頭人之類的,那基本上就玩玩了,因為在一個陌生地方要突然組織一個實質性團隊是非常難的,還沒獲得基層老同志們的信任呢,年輕人更不敢押寶到你這里。 在完善人才蓄水池的過程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優中擇優和淘汰的過程,我們國人很多繞不開“面子”問題,高調入職最后卻在聘期內沒達到晉升要求,被掃地出門會覺得非常丟臉。實際上,很多省屬院校給的待遇還是非常好的,工作還輕松,科研考核壓力小,如果潛心積累,成果很顯著的時候再辭職或者調動到更高的平臺來競爭未嘗不可。 在最年輕的時候更要親自身體力行到科研一線,親自設計和做實驗,如果年紀輕輕就想當老板,靠研究生來支撐自己學術成長本身就不靠譜,因為工作單位也不可能每年給你幾個博士生和碩士生指標,把自己未來科研希望押寶在幾個不確定的研究生或者個別博士生身上,那本身就是冒險和作死,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如果自己暫時不能達到雙一流高校的入職和考核標準,不妨先在省屬或者地方高校潛心積累修煉6到10年,誕生一些硬核的科研成果并爭取連續獲得NSFC等科研經費資助,如果在省屬高校都不能嶄露頭角,獲取入職雙一流高校和大團隊的資本,那么就安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應聘崗位要對自己有準確的判斷,愿賭服輸,失敗都是暫時的,養精蓄銳重新來過就是了,珍惜時間和生命,奮斗未來,幸福是親自奮斗出來的。在一定的周期內完成積累,再上擂臺展現自我。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3/98cf161a1f/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知名大學男生穿背心做核酸被通報“毫無底線”,校方回應 2024年2月22日 引才升級!安家補貼200萬,租房每月補貼5k 2023年11月24日 上海青年教授拿下重磅國際大獎,獲諾獎得主高度評價! 2023年10月27日 當北大原校長林建華、新東方俞敏洪、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三人同臺,你想問什么? 2023年10月14日 因項目提交量巨大,基金委系統出現擁堵,現官方發布重要說明,速看! 2023年10月25日 從嚴完善院士退出制度!工程院院長:院士是人不是神 2023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