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百味科研芝士?←?關注TA之前大家也聽說過很多論文造假的新聞,其中目前比較常見的是圖片造假,還有就是同行評議作假 (很多SCI期刊都會讓作者自行填寫推薦審稿人的信息和郵箱,通過杜撰一個假的郵箱,讓編輯誤以為manuscript發給了某位行業大牛但其實是發給自己,然后給出很積極的審稿意見之類的)。但是,偽造通訊作者當真還是很少見的操作。知名學術打假網站RetractionWatch在5月18日報道,Springer旗下的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Advances in Difference Equations,以及Fixed Poi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三本期刊各撤回一篇中國作者的稿件,這三篇稿件都有一個共同的“不存在的通訊作者”!(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20/05/18/another-whodunit-the-author-no-one-can-find/#more-119478)這三篇撤稿稿件的第一作者分別來自浙江財經大學、中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和河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均發表于2015年,截至目前,共被引用了11次。但是神奇的是,盡管一作來自風馬牛不相及的單位,但這三篇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的通訊作者Beatriz Ychussie,其單位為丹麥的羅斯基勒大學數學研究所(Mathematics Institute, Roskilde University, Roskilde, Denmark)。羅斯基勒大學在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排名第10名,韋伯麥特里克斯網(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第761名。三篇文章撤稿的原因都是剽竊他人文章以及偽造同行評議。?但是更神奇的在于,期刊編輯通過通訊作者郵箱聯系不上Beatriz Ychussie,而丹麥羅斯基爾德大學也反饋說可以確認本單位查無此人!根據Web of Science顯示,Beatriz Ychussie名下一共只有4篇文章,除了以上撤稿的3篇外,還有1篇的共同作者也是中國人,來自周口師范學院經濟管理系。目前這篇文章已經被舉報但編輯部還沒有做出撤稿回應。?發表于同一年份,全都存在剽竊和偽造同行評議,有同一個查無此人的通訊作者,這樣的事件我們很難將其歸類到巧合。 但是拋開文章內容和同行評議的造假問題,中國學者的論文為何要“苦心孤詣”地編造一個外國人通訊作者,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深發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