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本科有必要發表SCI?如何發?—聽聽大三即發表一區論文作者怎么說

來源:二維材料前沿 ← 關注Ta
本科有必要發表SCI?如何發?—聽聽大三即發表一區論文作者怎么說

編者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在80后成長為科研主力軍時,我們也會看到優秀的90后嶄露頭角,00后也開始踏入科研。本文的主人公99年,雖然談優秀為時尚早,在采訪汪逸凡同學時,發現其自信源自其扎實的語言功底、導師的鼓勵、學校的寬容。愿科研路上,給予年輕人更多的寬容與鼓勵。
本科有必要發表SCI?如何發?—聽聽大三即發表一區論文作者怎么說
社會氛圍
本科是否有必要發表論文?
我認為要看個人的學業規劃,如果是為了申請碩士學位的話可能不必要,應該多花點時間提高在GPA以及把握實習機會等這些方面上,但如果想要申請博士的話還是盡可能地多參與科研,盡量發表高水平論文。當然,本科的時候可能還沒有確定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及領域,所以我覺得多多嘗試,看看自己適不適合做科研,再做決定也不遲。
本科期間如何平衡學業與科研的關系?
我是個偏向于穩扎穩打的人,所以我覺得最好是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把盡可能多的時間投入到科研中。因為做科研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沒做出自己滿意的成果,同時GPA又落下了,可能會對自己的信心、對科研的熱情都有打擊。首先在我看來GPA高才是投身于科研的前提。其次我覺得大三是本科期間一個比較好的時間段去做科研,一方面專業課的知識已經有所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對老師們的了解,為自己以后的深造做鋪墊。
學校培養模式
一、大一:自由選課
剛進到港中深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哇!好自由!”。因為上課不點名,也沒有分班級,沒有什么早操晚自修,也沒有宿管老師,完全處于放養狀態。后來發現這種自由也是一種成長。因為每個人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放松時間,督促自己按時作息,按時健身,當你沒有做到時,你會發現當自己不努力進取,總有人已經先你一步。
1、不同年級混合教學,自由選擇
我們大一的時候是不分專業的,只分三個學院:理工、經管、人文。大家上的課是學院的基礎課,比如理工需要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等。這些課程乍一看很雜,沒有方向性,但是極大拓寬了大家的知識面,讓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學校開設的專業以及自己的喜好。這樣到了大二分專業時,同學們能做出更合理的選擇。
2、通識課擴展視野
除此之外,學校還開設了六門通識課。自然和人文是基礎,另外四門涉及到四個范圍:中華文化傳承,自然、科學與科技,社會與文化,自我與人文。基于這些都有開設不同的科目,學生可以在每個范圍內選擇一門自己感興趣的。上通識課時,我們不僅會遇到不同年級的同學,還會認識不同專業乃至不同學院的同學。這種多樣性的課堂討論迸發出很多新鮮思想和活力。
同時,在小組作業中也可以向其他專業的同學和學長學姐們學習。這種交流不僅可以促進大家學習上的共同進步,互相取長補短,還能增進除了學習外的友誼。此外,通識課雖然叫“通識”,但其中的內容還是很深入的,并且平時不會這么系統地學習,這些知識都相對比較陌生。老師會除了講解這個領域的一些知識之外,還會指導我們通過小組作業以及presentation,期中、期末的論文等,讓我們自主地搜集資料,自己探索了解這門課程的魅力。
我很享受每次從空白到填滿的這個過程,非常有成就感。而且這種形式也讓我們懂得學術的嚴謹,不再僅僅從基礎的百度、維基等網站找資料,而是多元化地利用google scholar,學校圖書館,以及圖書館的線上數據庫等更權威更全面的搜索引擎。這些通識課既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面,同時也鍛煉了我們基礎的英語寫作能力,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學術的嚴謹性。
3. 寫學期論文,給予反饋
學校通識課和英語課的考核除了presentation,還可能會包含一些小論文和學期論文。這些論文的考核標準包括論文格式、參考文獻、寫作結構、研究深度等等。在寫作之前可以先和老師討論一下出發點,老師會在這個基礎上給出關于框架、主題等建議,有助于后續寫作的質量與進度。提交論文后老師也會給出一個反饋表評估各評定指標的完成情況和建議,或者直接在原文標批注。
二、大二:選專業
選完專業后,大二主要是是上一些專業通識課,比如更深奧的數學、物理、化學等,還會有一些實驗課。
1、家庭對選專業的影響
大二開學前我們就可以選擇本學院的專業了。當時也沒有想太多,由于我父親是學電力的,所以對能源這方面比較了解,推薦我選新能源專業。再加上個人從小就是小動物愛好者(電視上的動物世界、地球脈動是當時我的最愛),也因此對保護環境有所關注。我覺得或許新能源也是可以解決環境污染的答案之一吧。
2、校長對選專業的鼓勵與探索
我們學校對于學生轉專業甚至轉學院都算是允許的。前提是符合一定條件的(如下圖)就可以申請。
本科有必要發表SCI?如何發?—聽聽大三即發表一區論文作者怎么說
有時候自己也曾動搖過,即使有大一一年的時間了解專業,真正學起來的時候想法還是有可能會改變。學校鼓勵大家多多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強項。同時,學生還可以申請gap year,這一年不用上課,可以做實習,去旅游,做志愿者等等。在對當前社會現狀和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有更多了解的之后繼續學業,這讓學生也許會減少些許迷茫,有更明確清晰的方向。
想起校長前幾天發的一篇文章
?,他在文中這樣說到:“人生是一場探索”我們不應該把未來定義成一個目標,這種做法叫做尋找而不是探索,這會導致你錯過沿途的風景。未來應該是以開放的心態去了解一切,去探索,在發現美的同時一定也會獲得你想要的。所以在這種思想下,大家很愿意去探索不同的專業。(跑個題:我當時想參加科研也是基于類似的想法,就是想先試試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科研,適不適合讀博士,這也算是我在探索自己未來更多的可能性了)
三、大三,深入專業
1、新能源細方向—選課
到了大三,我們就有一些更為專業的課程。除了專業必修課,可以多選一些專業選修課了。新能源專業涵蓋的范圍也很廣,比如材料,電力系統,能源,等等。學生可以在廣泛了解后再有方向性的選擇一些課程。
2、進入科研課題組
大三上學期的時候正好選擇了一門材料課作為專業選修,該課老師正是朱熹教授。我也是因為這門課有幸認識朱教授,后來加入他的課題組。
學術初體驗
一、港中文深圳
1.本科生reserch 1000元/月項目基金
港中深是鼓勵本科生做科研的,學校有一個Undergraduate Research Award (URA),本科生可以找到指導老師后提交自己的科研計劃,然后每個月會有1000元的獎勵。
2.學術指導導師 ?師生比1:20 優勢
每個學生一入學就會分配到一個academic advisor(AA)。這個老師一般也是同一個學院的教授或者助教,然后一個組有十幾個同級的學生。如果學生有學業生涯或者就業生涯上的困惑,都可以找老師溝通。
二、導師
1.教授賞識
我當時其實不是主動加入朱教授的課題組的,而是朱教授主動找我的。我覺得能受到教授“青睞”除了幸運外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是我們專業的人非常少,這一屆(17屆)僅僅只有12個人,當時朱教授的課上就有11個。這種情況讓教授對每個學生都有一些了解。此外,這是我第一門材料課,剛學起來比較吃力,朱教授課上說的內容我課下還要花不少時間才能消化。在課后理解的過程我就經常拿自己不懂的問題請教老師,可能這也讓老師對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吧。課后的閑談以及作業上的幫助也讓教授了解到我考過托福,英語水平還算可以。總的來說,大概是課上人少,英語好,以及勤問問題這幾點原因讓朱教授留意到了我,并且給了我一個機會。
2.大膽鼓勵,信任
我剛進課題組的時候就被分到了修改文章的英語語法以及寫兩段的任務。修改語法的部分對我來說還算輕松,但是寫兩段綜述就是我之前沒接觸過的東西了。組內的徐彥恒博士找到我,給了我三篇這方面的文章,讓我仔細閱讀然后參考這個模式寫,還不斷寬慰我不要緊張,盡量寫,寫不好也有他兜著。這種信任和鼓勵一下子消除了我的緊張感,也讓我有了一種使命感,不想辜負大家對自己的信任。
組內的成員也很用心地幫助我。他們手把手教我完成了論文的提交、修改、給編輯和審稿人的回信等等, 叮囑我流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很多,也非常感激他們愿意耐心地教導我這個小白。
三、個人
1.提前批自主招生
高考后我參加了港中深的自主招生,分為面試和筆試。面試是英文群面,問題不是很難,但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并且展示自己英語口語的流利度。筆試部分有幾道英文問的數學物理題,也不是很難,基本上看得懂題就能做。筆試部分還包括一篇英語作文和中文作文。兩篇文章的題目都是那種開放性的,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只要邏輯嚴密、言之有理即可。當時我自主招生發揮得不錯。后來高考的成績出來了,并不是很理想,不到600分,僅憑高考成績報考可能有點懸。幸好港中深當年是6+3+1(即60%高考成績+30%自主招生+10%綜合測評),憑借自主招生,我的錄取還算比較穩當。
2.學術論文入門
我進組時論文已經寫完Etching部分的Precursor。我進組后的任務分工是:我寫Synthesis部分的Etching和 Exfoliation、修改語法,徐博士寫Properties部分,凌晗老師寫Applications部分。然后論文格式的修改、圖片permission的申請、以及論文的提交等是我在徐博士的指導下完成的。后續收到審稿人的回復,我們的任務是:我負責在Applications部分加上Biomedical的小部分,胡夢雷學長擴充optical部分的性質,凌晗老師補充前景和研究空白的內容。接著我在徐博士的指導下完成給審稿人和編輯的回信。
3. 科研興趣
媽媽認為在我這個年紀應該盡可能地多讀書,能讀博士就往上讀,錯過了現在以后想讀博就很難有機會了。她很贊同“站得高,看得遠”這句話。希望我將來能努力成為某領域的專業人士。
4. 讀博準備
目前正在備考GRE,如果疫情不取消的話,六月份會考一次。這學期和暑課期間就努力提高GPA。
論文撰寫與發表
1.平時積累
英語水平還可以,高考英語140+,托福101,也認真上了學校的理工專業英語課。
2 .撰寫 3個小段,導師制定標題
學術萌新路上需要有好的導師引導
3 .初步修改、編輯回信、審稿人回信
得益于博士師兄的耐心指導,以后能獨立處理學術論文全流程,同時也鍛煉了文獻調研及寫作技巧
通過這次經歷,我認識到學術論文是非常嚴謹的,所有引用都需要仔細核對,審稿人和編輯也以高標準高要求對待文章質量。同時,學術論文也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成果。大家都要對自己的部分負責,同時也要互相檢查,這些都離不開良好的合作精神。老師和師兄們對我的教導也讓我受益匪淺,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幫助自己的學弟學妹們。
本科有必要發表SCI?如何發?—聽聽大三即發表一區論文作者怎么說
以下為汪逸凡同學的采訪推送:
汪逸凡同學發表論文見上期推送: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7/342a2731bb/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阳市| 阿图什市| 孟津县| 科尔| 海口市| 乌兰浩特市| 卢氏县| 来凤县| 门头沟区| 沁阳市| 东兴市| 台东市| 宁武县| 赣榆县| 蓬莱市| 泽库县| 七台河市| 丹寨县| 晴隆县| 牙克石市| 彭泽县| 固始县| 临武县| 花莲市| 安顺市| 玉溪市| 潼关县| 信丰县| 府谷县| 西乌| 太保市| 湾仔区| 汕尾市| 革吉县| 封开县| 万载县| 老河口市| 甘谷县| 阳西县| 静海县| 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