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來源:二維材料前沿 ← 關注Ta
曾經有記者問劉德華:“你信命嗎?”劉德華回答:“我信!!!但我不認命!”在我們的閩南文化里有這么一句話:“老天愛笨小孩!”一路走過來,我一直覺得自己很笨,但是我也覺得我很幸運,總感覺老天一直在眷顧我,即使也遇到過困難和挫折,我也總覺得這是老天故意在鍛煉我,想讓我更加強大。因為我堅信越努力就會越幸運!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在這里我也很樂意和學弟學妹們分享一些我在二十多年來求學道路上的一些心得體會,以及人生的規劃與展望。在人們傳統的思維里,一說到博士,立馬會與“學霸”聯系在一起,似乎都覺得只有高智商的人才有可能讀到博士。確實,大部分情況是這樣的,但又不是絕對的。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人的智商是有高低之分的,當然對于高智商的人在短期內和普通人比起來,他們學什么東西都會快一些,輕松一些,但這只是你做成一件事的影響因素而不是決定因素。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一開始跑的快,并不意味能跑的遠,我們要的是“論持久戰”,支持你跑完全程的不只是你的天賦,還需要策略,耐力和信念!這里,我只想通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世界名校”或“博士”并不是高智商學霸的專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但是在這篇文章里,我不是要告訴大家如何去拿一個博士,只是想告訴大家:不逼自己一把,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以上是我的求學簡歷:國內一個二本大學學士,中國前十名的985大學碩士,世界前五十名大學博士。現在有人一聽到“博士”,立馬反應“哇塞,學霸!”其實,從小到大,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學霸”二字和我根本沾不上邊,很多人早早就告訴我不適合走學業這條路。我高中讀了四年,曾經參加過兩次高考,第一次高考本科線差幾十分,第二次高考勉強過本科線幾分。當時所讀的高中也只能算是個三流高中,全校也就只有兩人考上一本,而且剛剛過線的那種。
大學時期復習考研,我每天除了6個小時在睡覺,其他時間幾乎都在學習,當時和我一起復習的朋友一天也只花6個小時學習,戲劇性的是我和他分別以吉林大學最后一名和第一名的身份被錄取,當年全年段男生也就只有我倆中榜。在吉林大學的研究生生涯快結束的時候,我們十多個同學一起參加出國英語考試,就只有我沒有通過,而且我是在復習了半年的情況下參加的考試,而我同學們大多只復習幾周時間,結果雖然很郁悶的,但流著淚也得繼續向前奔跑,最終通過百般努力,我卻是同學們中第一個拿到博士邀請函的,還是個不錯的學校!
而博士生涯的實驗團隊是大家公認的“開始容易,畢業難”,當時在我們實驗團隊,6,7年才畢業的大有人在。在開始的頭一年,以大家對我的評判,我就是屬于6,7年才能畢業的那一撥“笨小孩”,歷史總是那么驚人的相似,但我卻是實驗組最按時畢業的那一撥學生。
01

中學篇?

? ? ? ? ? ? ? ? ??

按自己人生時間表走,不要讓任何人打亂了你的節奏,做最好的自己

從一個后進生到世界名校博士的轉變,有沒有一種屌絲逆襲的趕腳!當然,我的學歷不是在哪個小胡同找某個王大媽買的O(∩_∩)O),我也沒有一個叫李剛的爸爸。當高三的同學都去讀大學了,我還在讀高四。許多人高考就能直接進名校,我又多努力了四年,利用考研的機會才進入名校。在博士期間,大多數同學年紀都比我小,有的甚至比我整整小了五歲。我一直很喜歡把自己比作周杰倫歌曲中的那只“蝸牛”—雖然我爬的很慢,但我還會一步一步往上爬,任風吹干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我始終堅信,勝利可能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只要你“不認命”。

記得在中學的一節地理課上,老師讓我們每個人在五分鐘內把課本上的一小段文字背下來。五分鐘后我的同桌非常流利的背誦下來,而我讀到最后一句把第一句都給忘了。當時我同桌很鄙視地和我說:“我就搞不明白了,就這么簡單的幾句話你怎么背不下來呢?”。這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當然不是我記仇,只是我發現了我并不屬于那些聰明的群體。

其實我也是很努力的去讀去記去學,但如馬云曾經在演講提到:“有些人就不適合考試,你就是把他給煮了,他還是考不好,!”后來到了高中,我依然很努力的在學習,我放棄了自己一直熱愛的運動和娛樂時間,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每天學到凌晨,但成績依然很不理想,基本無望考上本科。當時我的成績遠遠配不上大家對我的期望值,以及我對自己的期望值。在高考的壓力下,我甚至得了抑郁癥,當時一度要去看心理醫生。

這時候家庭因素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取到了關鍵的作用。我很慶幸我出生在一個積極向上的家族環境里,一路走來都是他們在幫我度過難關。記得在中學時期,有一個晚上,我累到趴在家里的陽臺發呆仰望星空,這時候爸爸也趴到我身邊,說“東東,你必須要接受一個現實:你沒有別人那么聰明,別人做一遍,你也許要做多遍才能學會。我知道你很努力了,我們也沒有理由去責怪你。不要去和別人攀比成績,只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就問心無愧了,做最好的自己。”爸爸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他對人生積極的態度一直深深的影響著我。對!不要讓別人亂了你的節奏,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按自己規劃的人生時間表走,并做最好的自己!
02

大學篇

? ? ? ? ? ? ? ?

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成功的道路并不擁擠,只是很少有人堅持到了最后

向上的路也并不擁擠,擁擠是因為大部分人選擇了安逸!

我記得以前長輩們常和我說:“東東高考好好考,只要考上了大學你這輩子就可以瀟灑了。”雖然知道這是當時老人家經常鼓勵小孩的一種方式,這個守舊的思想也許適合當時的“鐵飯碗”時代,但現在已時過境遷。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哪天你停止了學習,就意味著你不再進步,遲早有被時代淘汰的危險。

在我大學期間,見了太多年輕人因為沉迷網絡游戲而荒廢了大把的寶貴時間,他們真的把“考上大學”當成他人生的終極目標,真的以為考進了大學這輩子就輕松了。所以當時到考研的時候,和我競爭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在體驗過枯燥乏味的三年碩士實驗室生活后,又會有一批人選擇離開,所以最后和你去爭取博士offer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而在博士期間中途退學的人也不少見,七八年畢不了業也是常有的事。走到最后的不一定是那些天賦異稟的人,但一定是那些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抗壓能力,和堅定的信念的人。)后來經常會有人夸我:“哇塞!你好厲害啊,海歸博士。”我只想說:“真的不是我厲害,只是厲害的人離開了!

在大學的時候,我從不碰網絡游戲,也不會浪費時間去追那些電視劇,而是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運動會,小品大賽,迎新舞會,演講比賽等。在課余時間我最經常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我記得人物傳記是我當時最喜歡看的書,然后總幻想著厚積薄發的那么一天,如馬云說:“夢想總該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多年后,回顧過去,你會發現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是大學那些年:還不需要去承受社會生活的壓力,快樂是那么的純粹,對未來充滿期盼與幻想。所以,一定要把我大學的美好時光,充分利用時間學習并充實自己,迎接未來的挑戰。
03

碩士篇

人的成長,絕對是堅持的力量

初到吉林大學實驗室,這也是第一次踏進國內名校的大門,內心自然是滿滿的自豪感,但又充滿恐懼,這里人才輩出,很擔心會被淹沒在學霸浪潮中。為了能更早的適應實驗環境,也為了不在起跑線上被落下太遠,在大四下半年我就申請了提前進碩士期間的實驗團隊工作。這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踏進了科學的殿堂,宏偉的超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大上的透射電子顯微鏡,一排排整齊的移液槍,穿著白大褂的科研人員,一切對我來說都顯的那么高大上。

在入學的第一周我就感受到了濃厚的科學實驗氛圍和超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對實驗室的新鮮感很快就被忙碌的實驗給取代了。在吉林大學的前三個月是我一輩子無法抹去的記憶(也可以說是煎熬),在一開始的實驗室培訓和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我就明顯感覺自己力不從心,完全無法跟上周圍那些學霸們的節奏。當時指導我們的師兄師姐們也直言不諱地和我說:“東東,你不太適合搞科研,你真是太笨了。”

其實,對于這樣的評論我早有心理準備,我也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評價。在碩士考試面試的時候,就有一位老師在和我聊完天之后建議我:“東東,你的實驗基礎太差了,你還是回去你本科的師范學校好好學習教師職業技能,安安分分的去中學當個老師吧,科研事業不太適合你。”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這樣的話,誰能不傷自尊呢!曾經我也無數次過懷疑過自己,當初走這條路是否正確。

我記得爸爸當時和我說了一番話,他說:“東東,我當過兵,種過田,做過木匠,辦過工廠,做過建筑隊的包工頭都沒有成功,今年我快六十歲了,才開始在市場擺地攤賣魚,準備學做生意,不僅你在學習,我也在學習,咱們一起進步。”哇塞!好勵志啊!/(ㄒoㄒ)/~~然后,爸爸還充滿激情地和我描述他心目中的宏偉藍圖,以后要如何擴大生意。(雖然十多年過去了,他仍然在那里擺地攤,哈哈。。。O(∩_∩)O,也許他只是不適合走這條路吧)。但是爸爸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一直深深的影響著我,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都有這樣的理想,我一個當時才20多歲的年輕人有什么理由放棄。別人用三年完成碩士,我用了三年半(提早半年進實驗室)。每天早上永遠是第一個到實驗室,也幾乎是最后一個離開。幾乎沒有周末,一年也才回家兩周。晚上通宵實驗也是常有的事。“不認命”一直是我內心的信念。?

田野上最成熟的稻穗永遠都是低著頭

?碩士期間的壓力不僅來自工作上的,還有當時等級森嚴的實驗室上下級關系。人們總在說:林子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有。在咱們的人生過程中總會碰到一些比較難相處的人。在剛進實驗室的時候,導師就告誡我們這些新生:“在實驗室,除了我,沒有人有義務教你們知識。如何從周圍的同事或學長身上學到知識,那就是看你們的本事了。”有時候我會向爸爸抱怨實驗室排資論輩的惡習,爸爸卻告訴我:“既然你是去求學,就是在求別人教你,那就得放低自己的姿態。”沒錯,自然界中,最成熟的稻穗永遠都懂的低頭。

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

勤奮很重要,但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了,碩士期間這三年多的經歷讓我明白了,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特別想在類似吉林大學這種臥虎藏龍的地方脫穎而出,光有努力是不夠的,因為和你一樣努力甚至比你努力的人比比皆是,也不是所有的苦勞都能換來功勞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那是庸才說的話!

當時我經常能看到一些同事也同樣很忙,每天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但碩士畢業的時候仍然沒能拿出太好的實驗成果。有許多人的日常工作只是機械性的重復,卻忽略了新知識的學習,以及深度的思考,自己卻仍然覺得自己很努力。這樣的忙碌最多也只能叫“瞎忙”。只有堅持學習,保持進步,才能擁有更好的人生。

在經過三年多夜以繼日的努力,碩士快結束的時候,我為我們實驗室在國際期刊雜志上發表多篇科研論文,并把碩士期間能拿的獎項也全都拿了一遍。從一個一開始就跟不上節奏的后進生到后來為我們實驗組第一次獲得國家獎學金,當時的導師也對我刮目相看,這也為后來國家公派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埋下了伏筆。
04

博士篇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2014年9月,我開始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留學生涯,當時走到那一步完全已經超出了我對自己人生規劃的預期,也完全讓我曾經的老師、同學,以及我的家人出乎意料。所以只要不放棄,未來依然有一萬種可能。阿姆斯特丹大學是一座具有400年歷史的大學,世界上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范特霍夫就出自我們的團隊,后來我們的研究所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能在這里學習工作,讓我倍感榮幸。
初到這人才濟濟的國際知名院校頭一年,我承受的壓力和當年剛去吉林大學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你們無法相信當時我周圍都是一批怎樣的人!一點也不夸張,在這里,心高氣傲,恃才傲物的大有人在。和我同一批入職的一位來自莫斯科國立大學(俄羅斯最好的大學)的博士小姐姐(實際上比我小整整五歲),曾經的俄羅斯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一等獎獲得者,全家包括父母,姐姐,姐夫都是博士,智商爆表,幾乎可以過目不忘的那種層度。
然而就這樣的一位人才,在這里也倍感壓力。有一天她告訴我們同事,她的壓力很大,實驗不是很順利,從來沒有這么失落過。她說,在學業這條道路上,一路走過來都是很順利,一直以來自己都是贏家從來沒有輸過。一位來自克羅地亞的學長,很嚴肅地告訴她:“來到這里之前,誰曾不是贏家,我也是我們克羅地亞國家獎學金的獲得者,但那都是過去了,現在誰都要從零開始。”然后一位來自中國的小伙伴也說,他也是曾經獲得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也是保送的大學。要是以前我聽到這些,我得有多么的不淡定,但經過了一路走過來的坎坷與挫折,現在更多的是從容與豁達,甚至還有少許的自豪,能與他們這些牛人們重新站在一個起跑線上工作學習,每往前走一步我都覺得是賺了的!O(∩_∩)O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博士初期,我依然還是得面對許多困擾: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語言的障礙,智商的明顯差距,跨學科領域的跳躍。總之,就是一個來自東方的笨小孩在必須克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前提下,還得用一個自己不太熟悉的西方語言去研究自己不了解的科學領域。所以近五年的留學生涯,我依然是夜以繼日的工作,工作之余為了盡快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并融入當地文化,我克服了咱們中國人比較內斂的性格,積極參與當地的社會活動,勇于與周圍的同事交流。
所以我和老外們,從一開始的文化沖突到最后的互相包容,從一開始的交流障礙到最后一起去參加party,健身,買菜,逛街,旅游,酒吧等。后來,荷蘭朋友結婚的時候,我和他的爸爸一起成為他們的證婚人。隨著朋友的小孩出生,我也很榮幸的被邀請作為他們孩子的干爹。他們把我當作他們的家人,并經常邀請我參加他們的家庭聚會。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會經常利用長假和朋友一起去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徒步。感受不一樣的社會體系下的意識形態和風土人情,世界那么大,值得咱們去走一走,看一看。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平時,我還喜歡健身。我是一個十足的健身達人,每天下班或放學,我都會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在健身房鍛煉身體,這個生活習慣我已經保持了十多年了。經常有人問我是怎么堅持的?我每次的回答都是:“堅持?我為什么要去堅持?當你把某件事當成習慣以后,它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根本就不需要你去‘堅持’,難道我們還每天堅持吃飯嗎?”其實一開始選擇健身,我并沒有太多的功利心,沒打算一定要練成一個肌肉男,只是覺得健身讓我的身心更加的健康。如果人生是一場“論持久戰”的話,那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我選擇到歐洲攻讀博士,除了可以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還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寬視野,其實最主要的是沉淀自己。因為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其實,我更喜歡把博士生涯比作一場修行,既然是一場修行,就必須放下內心的那些雜念,讓躁動的心沉淀下來。博士的生活完全沒有像美國好萊塢電影里描繪的那么炫酷,大多數時間還是在電腦面前靜靜的看文獻,處理數據,或者是在實驗室里孤單地做著實驗。想要做點成績出來,我們就得學會如何獨處,耐得住寂寞,冷靜的思考,及抗壓和抗挫折的能力。這對自己的人生都是另一個層次的升華!

博士期間這幾年我收獲了太多寶貴的東西:真摯的友誼,學習了不一樣的語言,接觸了不一樣的意識形態,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更重要的是沉淀了自己!與其說我獲得了一個博士學位,還不如說我獲得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
05

工作篇

世上沒有蠢材,只有放錯了位置的天才

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求學生涯,我們應該對自身的情況有了比較深的了解,自己喜歡做什么,自己擅長做什么,可能是因為喜歡而擅長,也有可能是因為擅長而喜歡,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對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行業有個短期或長期的規劃。博士畢業后,我試著做了幾個月的博士后研究,在這一短暫的過渡期,我重新審視了自己,認為自己還是更適合往產業界發展。雖然做科研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我覺得在溝通交流和社交方面自己更有發揮的空間。

如果我一輩子致力于科研這方面發展,或許我更努力一點,未來的某一天也有當上教授的可能,但我知道我的天賦不在于此,即使當上了教授那也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教授。最后我選擇了去產業界,于是我來到了華大基因,我覺得這里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天賦,這是我的選擇。很不幸的是,2020年年初,全國乃至全世界遇到了百年難遇的疫情大爆發。我們眾志成城,在這次抗疫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華大芯片研發工程師,我也很榮幸貢獻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真的覺得世上沒有蠢材,只有放錯了位置的天才,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路才能發揮出自己的無限潛能。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06

感恩篇

感恩養育之恩? 感恩祖國的栽培

一個人性格的養成,很大一部分來源于成長環境的影響。我很慶幸出生在一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大家庭中。文中我多處提到父親對我成長的影響,他永遠都是那么樂觀,幽默,笑看人生。在我眼里,我的母親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總是那么勤勞、樸實,熱愛生活。還有家里的弟弟妹妹們那一雙雙期待的眼神,無時無刻都在鞭策著我“不放棄”。在成長的路上,我也非常感恩許多師長的勉勵和支持,是他們讓我走得更加堅定。比如說我的大伯母,在我中學時期寫給我的那一封催人奮進的家書,總是能在關鍵時期給我指點迷津。還有我的大伯,作為家族的大家長,時常叮囑在外求學的我: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愛自己的祖國。
記得博士畢業前,許多朋友希望我能留在荷蘭工作生活,但我從來就沒有過那樣的想法。一個中國小伙伴曾經問我:“東東,你不覺得荷蘭很美嗎?你不喜歡這嗎?”我說:“我也很喜歡這里,荷蘭是一個很美的國家,就像童話里一樣。但再美也是別人家的,我們要回去建立屬于自己的童話!”因為沒有國家的強大,也沒有我的今天,是時候回去為國家做點事情了。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07

未來篇

我信命,但不認命

記得在阿姆斯特丹大學讀博期間,我問我們實驗團隊的一位中國博士,她也是曾經的高考學霸:“我很納悶,為啥以前考試那么難的題,我們班總有些人都會做?”而她也很幽默的回復我:“當時我也很納悶,那么簡單的題,為啥那些傻×拼了老命還是不會?!”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天賦異稟的人還是存在的,但那又如何,我們現在不都來到一個團隊,同一個起跑線上嗎?!哈哈哈!還是那句話,“世界名校”或“博士”并不是高智商學霸的專利。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路要走,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得去拿個博士學位!在這里,我只是想舉這個例子來告訴大家,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做最好的自己,有夢想你就得去保護它,即使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積極的去面對它,反而是往后余生的一大財富!

我們決定不了我們的出生,但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你可以信命,但你不能認命!

歡迎更多青年才俊踴躍展示自我風采,我為自己代言!?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7/8d4c3248c6/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威远县| 松原市| 壤塘县| 德庆县| 常山县| 永州市| 通渭县| 屏东县| 积石山| 如东县| 南汇区| 绩溪县| 浙江省| 长宁区| 林口县| 庄浪县| 龙里县| 洪江市| 龙泉市| 苏尼特左旗| 泰安市| 定安县| 郑州市| 四平市| 平安县| 平远县| 依兰县| 洛南县| 新邵县| 广灵县| 大姚县| 蒙城县| 河北区| 永顺县| 大埔区| 炎陵县| 石狮市| 太原市| 崇阳县|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