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Na的天然豐度和Se的優越動力學,Na─Se電池備受關注,但仍面臨可溶性中間體穿梭效應的問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周葦等人采用硫球作為犧牲模板,獲得了3D多孔硫修飾的Ti3C2-MXene基體,然后首次將其用作納米尺寸的三角形Se載體。第一性原理計算表明,S修飾的Ti3C2與多硒化鈉的結合能增加,表明對中間體的捕獲和限制更好。獲得的Se@S修飾的多孔Ti3C2(Se@S─P─Ti3C2)在0.1 A g-1(基于Se)時表現出765 mAh g-1的高可逆容量,約等于1.2、1.3和1.7倍的Se@多孔Ti3C2 (Se@P─Ti3C2)、Se@ Ti3C2和Se。它在20 A g-1時提供了664 mAh g-1的可觀容量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循環穩定性,循環超過2300次,每圈循環的超低容量衰減為0.003%。圖1 制備及表征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可歸因于S改性的多孔Ti3C2,它提供了對多硒化物的有效固定,充分利用了納米尺寸的Se,并減輕了鈉化/脫鈉過程中的體積膨脹。此外,原位形成Cu2Se可以通過放電過程生成Cu納米顆粒,然后將多硒化物轉化為固相Cu2Se,進一步抑制穿梭效應。這項工作為固定和轉化多硒化鈉用于高容量和長壽命的Na─Se電池提供了一種實用的策略。圖2 電化學性能S-Decorated Porous Ti3C2 MXene Combined with In Situ Forming Cu2Se as Effective Shuttling Interrupter in Na─Se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1. DOI: 10.1002/adma.2020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