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DFT+實驗】復旦大學Nature子刊:讓催化劑自適應,獲得最佳活性位點!

【DFT+實驗】復旦大學Nature子刊:讓催化劑自適應,獲得最佳活性位點!

成果簡介
通過電催化一氧化碳(CO)還原進行生產(chǎn)高能量密度的燃料,為化工生產(chǎn)和間歇性儲能提供了一條潛在的途徑。正丙醇是一種有較高附加價值的C3化學品,然而,通過電催化CO還原制取正丙醇仍然存在法拉第效率(FE)較低,轉(zhuǎn)化率較低,穩(wěn)定性較差等問題。
復旦大學徐昕教授、張波教授等人設計了一種“原子尺寸失配”策略來調(diào)節(jié)活性位點,并報道了一種Pb摻雜Cu催化劑,其在Cu晶界處形成富Pb環(huán)境。原位光譜研究表明,這些富Pb的Cu晶界位點表現(xiàn)出穩(wěn)定的低配位結(jié)構(gòu),可以實現(xiàn)更高的表面CO覆蓋率、更強的CO吸附能力。
使用該Pb-Cu催化劑,可在流動電解池中實現(xiàn)CO-to-正丙醇,F(xiàn)E達47±3%,半電池能量轉(zhuǎn)換效率(EE)為25%。當應用于膜電極組件(MEA)裝置時,當正丙醇偏電流大于300 mA時,F(xiàn)E丙醇穩(wěn)定在30%以上,相應的全電池EE超過16%,持續(xù)時間超過100小時。此外,原位X射線吸收光譜和理論研究表明,結(jié)構(gòu)靈活的Pb-Cu表面可以自適應穩(wěn)定關鍵中間體,在保持C-C耦合能力的同時增強*CO結(jié)合,從而促進CO向正丙醇的轉(zhuǎn)化。
相關工作以《Pb-rich Cu grain boundary sites for selective CO-to-n-propanol electroconversion》為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fā)表論文。
圖文導讀
【DFT+實驗】復旦大學Nature子刊:讓催化劑自適應,獲得最佳活性位點!
圖1. Pb-Cu和Cu催化劑的結(jié)構(gòu)和組成分析
首先在碳紙上滴涂CuO納米粉體和Pb鹽混合油墨,合成Pb-Cu催化劑,然后在CO氣體環(huán)境下進行原位電還原,Pb離子從預催化劑中溶解并重新沉積在電極表面,而CuO顆粒則被電化學還原為Cu。為了比較,在相同條件下制備了不含Pb鹽的Cu催化劑。
HAADF-STEM圖像進一步揭示了Pb-Cu和Cu催化劑的微觀結(jié)構(gòu)(圖1b、c)。與Cu催化劑相比,Pb-Cu催化劑的平均晶粒尺寸為~20 nm,且含有豐富的晶界(GBs)。高分辨率能量色散X射線能譜(EDX)元素映射表明,Pb-Cu催化劑的GBs區(qū)域Pb原子密度較高,表明Pb摻雜可能是GBs形成的主要原因,導致了大量低配位的Cu位點(圖1d)。
【DFT+實驗】復旦大學Nature子刊:讓催化劑自適應,獲得最佳活性位點!
圖2. 不同催化劑對CO吸附的光譜研究與表征
為了深入了解Pb-Cu表面的CO吸附特性,在CORR條件下進行了原位電化學衰減全反射表面增強紅外吸收光譜(ATR-SEIRAS)測試。在2027~2080 cm-1范圍內(nèi)的吸收峰是由Cu表面吸附的*CO(*COatop)所形成的(圖2a、b)。如圖2a所示,Pb-Cu表面的*COatop峰分裂為~2027~2067 cm-1的低波數(shù)峰(LFB)和~2075~2080 cm-1的高波數(shù)峰(HFB)。而這LFB和HFB分別與臺階面和低配位位點上的*COatop有關。此外,還在Pb-Cu表面觀察到橋鍵結(jié)合的*CO(*CObridge)。這些結(jié)果表明,Pb-Cu樣品上更多的低配位位點,使得多種CO吸附構(gòu)型和表面CO覆蓋的變化成為可能。
為了進一步了解CO在不同電極上的吸附,在不同電位下進行了CORR過程中的原位拉曼光譜測量。位于1900~2150 cm-1范圍內(nèi)的峰來自于Cu位點上*CO的C≡O拉伸,其中低于和高于2000 cm-1的區(qū)域分別屬于*CObridge和*COatop。與ATR-SEIRAS結(jié)果一致,僅在Pb-Cu催化劑上獲得了*CObridge物種,并且隨著電位的負移和后移,*CO譜峰發(fā)生可逆變化。
此外,位于~283 cm-1和~363 cm-1的峰分別與Cu上*CO的受挫旋轉(zhuǎn)和拉伸有關。與Cu表面相比,在Pb-Cu表面觀察到Cu-CO拉伸峰發(fā)生藍移(圖2c),表明在Pb-Cu表面有更強的*CO結(jié)合能。CO的程序升溫解吸(CO-TPD)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Pb-Cu的主解吸峰(362℃)出現(xiàn)在比Cu催化劑(294℃)更高的溫度下(圖2d),表明Pb-Cu樣品上的*CO鍵合更強。
【DFT+實驗】復旦大學Nature子刊:讓催化劑自適應,獲得最佳活性位點!
圖3. CORR性能
在流動電解池反應器中對CO制正丙醇的性能進行了評價。圖3a顯示了在-0.38~-0.98 V電位范圍內(nèi),以1 M KOH作為電解液時,多碳(C2+)產(chǎn)物在Pb-Cu催化劑上的FEs。結(jié)果顯示,正丙醇在-0.58 V時生成,在-0.68 V時,正丙醇的FE達到峰值,為47±3%。相反,純Cu催化劑上的主要產(chǎn)物是C2(乙醇、乙酸酯和乙烯),在負電位(-0.88 V)下,正丙醇FE最高為28±2%。在-0.58~-0.98 V范圍內(nèi),正丙醇FEs明顯增強,正丙醇電流密度達到38±2 mA cm-2,較-0.68 V時提高了2倍(圖3b、c)。此外,在-0.68 V時,與純Cu電極相比,Pb-Cu催化劑上正丙醇在總多碳產(chǎn)物中的FE提高了2倍(圖3d)。
產(chǎn)物的偏電流密度也被歸一化為電化學活性表面積(ECSAs),這表明與Cu和Com-Cu樣品相比,Pb-Cu樣品對正丙醇的本征活性更高(圖3e、f)。結(jié)果表明,Pb-Cu催化劑上CO-to-正丙醇活性的增強不應歸因于顆粒大小和比表面積的差異。
在MEA電解槽的催化性能與流動電解池的催化性能并不完全一致。由于在MEA電解槽中也獲得了高的正丙醇FE,可以認為Pb-Cu催化劑仍然具有良好的高表面CO覆蓋、以促進C3形成的能力,就像在流動電解池中一樣。如圖3g所示,在抑制H2析出競爭反應(FEH2< 5%)的情況下,正丙醇FEs在30%以上,全電池EE在16%以上,可維持超過100h。
【DFT+實驗】復旦大學Nature子刊:讓催化劑自適應,獲得最佳活性位點!
圖4. DFT計算
DFT計算顯示,從這些結(jié)構(gòu)可以看出,Pb摻雜Cu(211)的表面得到了明顯的重構(gòu)(圖4a),與Cu(211)表面相比,相同區(qū)域的表面原子更少,變得更開放,導致低配位Cu位點的百分比更高(用金色球突出顯示)。理論結(jié)果有力地支持了Pb誘導并穩(wěn)定GBs等低配位Cu位點的實驗論點。
然后,作者比較了*CO在Pb-Cu表面(圖4a)和Cu(211)表面(圖4b)的結(jié)合強度。如圖4c所示,Cu(211)表面存在兩種類型的*CO結(jié)合,分別對應臺階位點上的*CO和臺階面位點上的*CO。在Pb-Cu表面,存在各種類型的*CO結(jié)合,通常比Cu(211)表面強。這可能是由于低配位的Cu原子更多地分散在Pb-Cu表面(金球)上,而Cu(211)表面的銅原子(金球)則集中在臺階位點上,因此由于*CO之間的斥力而難以同時占據(jù)。
一般來說,*CO結(jié)合強度越強,*CO的覆蓋率越高,CO-CO的耦合就越困難。因此,比較了Pb-Cu表面上C2(*COCOHCO)和C3(*COCOHCO)產(chǎn)物與Cu(211)和Cu(100)表面上的關鍵中間體的生成能。與Pb-Cu表面(圖4a)和Cu(211)表面(圖4b)不同,Cu(100)表面的計算是在低覆蓋率下進行的,這與ATR-SEIRAS的結(jié)果一致。然而,結(jié)果表明,Pb-Cu表面的*COCOHCO(圖4d)和*COCOHCO(圖4e)的形成能與Cu(211)和Cu(100)表面的形成能相當,盡管前者的*CO結(jié)合強度更強。
此外,作者還研究了*CO和*CCH2的耦合反應,這也被認為是C2的可能來源。與COCOHCO類似,Pb-Cu表面兩個位點的反應自由能(圖4f)與Cu(211)表面相當,而Pb-Cu表面一個位點的反應自由能較高,與Cu(100)表面相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COCOH的形成傾向于誘導一個方形狀的位點組裝(圖4f),而*COCOHCO和*COCCH2的形成傾向于誘導一個長而窄形狀的位點組裝(圖4h、i)。這表明,Pb-Cu表面可以自適應穩(wěn)定不同形狀的中間體,表明Pb摻雜使表面結(jié)構(gòu)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
文獻信息
Pb-rich Cu grain boundary sites for selective CO-to-n-propanol electroconversion,Nature Communications,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0689-w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7/f2da430997/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颍上县| 大丰市| 盐边县| 绥棱县| 吉隆县| 卢氏县| 大足县| 华亭县| 宜丰县| 新乡市| 贵州省| 禄丰县| 顺义区| 长治县| 台州市| 泰来县| 江津市| 阳谷县| 龙游县| 台南市| 西畴县| 阳山县| 弥勒县| 泗阳县| 上林县| 兴化市| 聂拉木县| 巴中市| 舞钢市| 措美县| 湘乡市| 奉化市| 清涧县| 自贡市| 大城县| 昌宁县| 酉阳| 信阳市| 合作市| 大同县| 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