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鎂離子電池(MIB)是滿足下一代能源需求的重要策略之一,而計算模擬可以加速其搜索研究進程。近日,馬拉坎大學Rashid Ahmad、Adnan Ali Khan提出了一種用于鎂離子電池的新型陰極材料,即醌官能化的六羥基三苯基(HHTP)和二苯基丁二炔雙(硼酸)(DPB)基多孔聚合物(QHHTP-DPB)。計算方法作者利用BIOVIA Materials studio軟件中的DMol3模塊來進行密度泛函理論(DFT)模擬和從頭算分子動力學模擬(AIMD),并采用Perdew-Burke-Ernzerhof(PBE)交換相關泛函的廣義梯度近似(GGA)方法來進行結構優化和電子性質計算。在當前的研究中,作者使用了具有4.6 ?能量截止的雙數值正極化(DNP)基組,并且將所有計算的彌散參數均設置為0.005 au,以及采用DFT-D2方法來描述分子間鍵中的范德華作用。此外,能量、力和位移的收斂標準分別設置為10?5 Ha、0.001 Ha/?和0.005A。結果與討論圖1 多孔QHHTP-DPB的拓撲結構2D QHHTP-DPB孔的幾何構型如圖1a所示,其中QHHTP-DPB的六邊形孔徑為4.23 nm。為了降低計算成本,作者從QHHTP-DPB框架中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截斷單元,并同時用氫原子填充碎片的邊緣,相應的結構如圖1b所示。其中醌環的C=O鍵長為1.47?,而O-B鍵長為1.45?。芳香環中的C-C和C=C鍵長分別為1.37和1.41?,而兩個截斷單元之間的C≡C鍵長為1.21?,以及C-C-O鍵和C-O-B鍵的鍵角值分別為128.13o和104.93o。圖2 QHHTP-DPB的分子靜電圖譜(MEP)、差分電荷(ECD)、HOMO和LUMO圖如圖2所示,MEP圖中的藍色和紅色斑點為正電和負電位點,而綠色斑點為中性區域。其中QHHTP-DPB的O原子是最負電的位點,由于它們的二價性質,其可以很容易地容納Mg離子。如圖(2b)所示,ECD圖中的藍色區域表示電子富集,紅色區域表示電子損失,表明QHHTP-DPB骨架中的鍵為共價鍵。HOMO-LUMO圖表明,LUMO主要分布在QHHTP-DPB的醌基團上,能量為?4.81 eV,這表明醌官能化的HHTP-DPB具有更好的電子親和力,因此它將比純HHTP-DPB具有更高的還原電勢。此外,在C=O基團上存在LUMO,表明它們在還原過程中具有電子受體的作用,并且QHHTP-DPB的HOMO-LUMO間隙為1.14eV。圖3 AIMD模擬在500K的2 ps Ab Initio分子動力學(AIMD)模擬中,QHHTP-DPB的幾何結構變化和勢能圖如圖3所示。AIMD計算表明,QHTTP-DPB的勢能在特定幅度附近波動,而沒有觀察到任何鍵斷裂,表明其具有優異的穩定性。圖4 鎂離子存儲的幾何結構如圖4所示,Mg離子更容易存儲在位點1和位點2上。對四種存儲結構的電荷轉移分析證實,在Mg離子存儲后,有0.53e、0.52e、0.47e和0.27e轉移到QHHTP-DPB,表明Mg離子和電極材料之間具有強的靜電相互作用。此外,通過鍵距、結合能和電荷轉移分析證明,C=O位點是Mg離子結合的有效位點。圖5 兩種鎂離子存儲的幾何結構,HOMO和LUMO圖6 高濃度鎂離子存儲的幾何結構兩種Mg離子結合QHHTP-DPB的幾何結構如圖5(a和b)所示,在第二次Mg離子作用后,Mg-OC鍵的結合距離略有減小。Hirschfeld電荷分析發現,Mg離子在與羰基結合后具有0.51和0.49e電荷,表明其與QHHTP-DPB的結合更強。圖5(c和d)所示的“最高占據分子軌道”(HOMO)和“最低未占據分子軌道(LUMO)”分析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HOMO-LUMO圖顯示,在Mg離子存儲后,HOMO分布在苯醌基團上,LUMO分布在Mg2+上,這表明電荷從Mg離子轉移到醌環,并導致Mg離子和QHHTP-DPB之間更強的靜電相互作用。此外,高濃度鎂離子存儲的幾何結構如圖6所示。圖7 結合能、開路電壓隨鎂離子濃度的變化如圖7所示,隨著Mg離子濃度的增加,結合強度逐漸減弱,OCV逐漸下降。在10個Mg離子負載時,作者發現“開路電壓”為0.39V,即在嵌入電勢下降到0V之前,更多的Mg離子可以存儲在QHHTP-DPB中。結果表明,該聚合物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有望成為鎂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結論與展望該材料具有高度多孔的結構和對鎂離子附著具有強親和力的醌環C=O位點。當單個單元的各種活性位點完全負載Mg離子時,其表現出720.48 mAh g?1的比理論容量和0.39 V的正低開路電壓。此外,作者在QHHTP-DPB中沒有觀察到結構變化,反映出鎂離子電池具有良好的循環性能和高容量。這些結果表明,醌官能化HHTP-DPB多孔聚合物是一種極具潛力的MIB陰極材料。文獻信息Adnan Ali Khan et.al,?Quinone functionalized highly porous polymer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Mg ion batteries: A DFT stud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3https://doi.org/10.1016/j.jpowsour.2023.23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