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在官網上就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關于關注延期畢業博士研究生,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建議”進行答復。答復中稱:對于“因研究未結束而無法正常畢業的博士”,目前高校可以按規定統籌利用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崗位,并提供相應津貼,解除延期畢業博士生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心無旁騖、安心學習科研。您提出的“關于關注延期畢業博士研究生,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現答復如下: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頂端,承擔著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教育部高度重視博士研究生人才培養,高度關注博士研究生延期畢業問題,積極提高博士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十七條明確,“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業年限為三至四年”。在實際工作中,各培養單位可根據自身學科特點和實際情況,設定本單位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長修業年限,一般為6-8年。對于“因研究未結束而無法正常畢業的博士”,目前高校可以按規定統籌利用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崗位,并提供相應津貼,解除延期畢業博士生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心無旁騖、安心學習科研。2013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教研〔2013〕1號),進一步明確鼓勵特色發展,構建以研究生成長成才為中心的培養機制,支持各培養單位探索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博士研究生管理模式,建立柔性的監控、指導和分流機制,不斷提高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各培養單位積極開展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在博士生精細化管理方面取得良好經驗。如南京大學探索構建了有效提升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彈性分流淘汰機制,2014—2017年已連續實施了4個批次博士資格考核,基本實現了博士資格考核預設優秀率不高于15%、暫緩通過率不低于15%的目標規則,起到了傳導壓力、穩妥淘汰、激勵后進、提升質量的積極作用。2013年,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建立健全了研究生教育財政撥款體系。其中,針對研究生獎助體系不完善的問題,構建了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助學貸款在內的,以政府投入為主,按規定統籌高校自籌經費、科研經費、助學貸款、社會捐助等資金的多元獎助政策體系。通過建立健全多元獎助政策體系,對研究生激勵力度進一步加大,待遇水平明顯提高,較好地保障了他們的學習、科研和生活。2017年,財政部、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高博士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的通知》(財科教〔2017〕5號),將博士生助學金標準由1.2萬元/年提高到1.5萬元,同時要求地方高校博士生助學金不低于1.3萬元。充分考慮了博士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實際困難,改善了博士生待遇。考慮到部分博士生學習科研壓力較大的實際情況,為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中央財政于2017年將博士生生均定額撥款以及國家助學金最長年限從三年延至四年。對于“因研究未結束而無法正常畢業的博士”,目前高校可以按規定統籌利用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崗位,并提供相應津貼,解除延期畢業博士生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心無旁騖、安心學習科研,其中,助研津貼主要通過科研項目資金中的勞務費列支,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規定,勞務費預算不設比例限制,開支標準參照當地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并根據研究生在項目研究中承擔的工作任務確定。2018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教研〔2018〕1號),明確了研究生導師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等職責,強調研究生導師要“為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提供有利條件,為研究生提供相應的經費支持”“關心研究生生活和身心健康,不斷提升研究生敢于面對困難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將延期畢業博士研究生的心理輔導納入研究生心理健康統籌考慮,教育部每年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培訓班,切實提升研究生輔導員開展心理輔導和咨詢的能力素質。2019年,教育部先后在西南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舉辦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題培訓和“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活動,不斷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受益面,培育博士研究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加強對延期畢業博士研究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做好對心理問題學生的排查、幫扶、干預和救助,減少心理極端事件。為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研究生擔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工作的意見》(教研〔2014〕6號),進一步強化“三助一輔”的培養功能,改進和加強管理服務,發揮培養單位科研、教學、管理對研究生培養的支撐作用。2019年印發的《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工作的通知》(教黨函〔2019〕34號),要求高校領導班子成員要主動進課堂、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進社團、進講座、進網絡,深入一線聯系學生。推進黨團組織、管理部門、服務單位等進駐研究生生活園區開展工作,及時了解博士研究生的學習、科研進展和現實困難,為博士研究生提供支持。下一步,教育部將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的協同,深入研究博士研究生延期畢業有關問題,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完善獎助體系,加強管理服務,為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營造良好制度環境。
教育部
2019年10月9日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9/4f10502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