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物玻璃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實用性可能會受到室溫下材料脆性的限制。11月15日,芬蘭坦佩雷大學Erkka J. Frankberg和法國里昂大學的Lucile Joly-Pottuz等研究者們發表在Science上題為“Highly ductile amorphous oxid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high strain rate”的研究工作給這一行業帶來驚喜。研究表明通過粘性蠕變機制,非晶態氧化鋁可以在室溫和高應變率下永久變形而不會破裂。只要材料致密且無幾何缺陷,這些薄膜就可以在室溫下達到流動應力,并且可以塑性流動直至總伸長率達到100%。這項研究工作表明,低溫下非晶氧化物的延展性比以前的觀察結果高得多 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實現耐損傷玻璃材料以新方式做出貢獻,為傳統玻璃行業帶來新曙光。并有可能改善諸如電子設備和電池等的機械電阻和可靠性。


在該項研究成果中,作者提供的證據表明,在足夠的負載下,可以在室溫測量非晶態Al2O3(a-Al2O3)薄膜的粘度。此外,粘性蠕變機理可以引發大量且快速的永久松弛,而無需大量的熱活化。即使遠低于Tg,無機氧化物玻璃也處于過冷液態。一般在這些條件下,塑性松弛需要相當大的外部驅動力,但是該研究特別發現,即使在幾秒到幾納秒的短時間內,這種行為也是可能的。
圖1. 300 K時a-Al2O3粘性行為的實驗和模擬程序
圖2. 室溫下α-Al2O3的機械響應:模擬和實驗數據
圖3. a-Al2O3在室溫下隨時間變化的流動行為:實驗和模擬
圖4. a-Al2O3中的可塑性機制
總而言之,該研究工作證明,α-Al2O3是一種比以前認為的更具韌性的材料。通過粘性蠕變機理產生的可塑性需要密集且無缺陷的玻璃網絡,以及有效的活化能,該活化能滿足足夠的鍵轉換活性。
玻璃可塑性可直接應用于薄膜中,例如電子產品和電池。另外,結果表明無定形氧化物具有用作高強度,耐損傷工程材料的潛力。為了實現這種潛力,人們面臨開發制造和表征技術的挑戰,這些技術使研究者能夠控制原子結構和納米級的材料缺陷。
原文鏈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7/864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09/65a4efd3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