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新加坡國立大學趙丹教授、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黃哲昊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學松田亮太郎(MATSUDA Ryotaro)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設計了一種有機共價框架材料,通過實驗研究與密度泛函理論計算(CASTEP)研究其與分子氣體相互作用的阻轉異構現象。
柔性多孔晶體(SPC)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客體分子響應多孔材料,結合了高晶體線性和結構可轉化性與它們的剛性對應物不同,柔性多孔晶體具有動態變化的孔隙,這些孔隙積極相互作用。這使SPC在氣體吸附、分離和存儲等方面具有優勢。而金屬-有機框架(MOFs)和COFs是兩種由網狀化學形成的多孔晶體,大多數迄今為止報告的SPC為MOFs。這可能是因為MOFs的配位鍵能比千焦通常要低得多。
一些三維(3D)COF顯示出結構變化當與某些有機溶劑或溶劑蒸汽相互作用時,例如四氫鈾和二甲基甲酰胺;然而,開發其他客戶觸發的軟/柔性COF仍然是必要的。這是因為具有大極性和/或高分子量的分子,如四氫呋喃和二甲基甲酰胺,可以強烈相互作用具有多孔材料,從而產生COF結構的靈活性。相反地具有較小極性和/或較低分子量的分子如CO2,C2H4和C2H2表現出弱得多的客體-框架相互作用。調查這種互動是否可以仍然觸發COF結構中的靈活性。此外,開發SPC是為了利用它們的活性客體-框架相互作用來實現吸附、分離和存儲應用。據我們所知,目前,吸附、分離和儲存溶劑蒸汽的工業價值有限。因此非常有利于開發可由具有工業價值的氣體,例如CO2、C2H2和C2H4。
構象異構是一種立體異構,其中構象可以通過單鍵旋轉來相互轉換。作為一種特殊一種構象異構,阻轉異構被定義為具有抑制的單鍵旋轉,導致不可相互轉換阻轉異構體。研究人員在1922年通過實驗發現分子中發現阻轉異構體攜帶龐大的取代基。以前,分子阻轉異構體在生物系統和藥物發現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然而,在具有無限框架的晶體中,縮聚仍然很罕見結構。本文表明可以通過控制晶體生長條件來合成3D COF多孔晶體阻轉異構體。重要的是,雖然一個3D COF阻轉異構行為是剛性的,但另一個表現出具有多種結構相變行為模式的氣體吸附的靈活性。
計算方法
本文的計算部分采用Materials Studio軟件包的CASTEP對不同氣體吸附能量與結構特性進行系統地研究。計算基于廣義梯度近似(GGA)下的PEB泛函計算電子交換相關性,采用平面波超軟贗勢法描述電子-離子交互作用。在這個模擬中,以Monkhorst-Pack空間下的2×2×2 k點與截斷能為590 eV進行結構優化。通過倫敦散射修正來考慮分子與基體間的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




圖2、3和4研究在溫度195K下,不同壓力條件下測試COF-320-A對不同空間大小的氣體分子C2H4、CO2和C2H2的吸附行為,以及吸附不同氣體含量的結構特性。實驗的測試研究表明,吸附這些不同的氣體展現出不同的吸附行為以及結構相變特性。

Chengjun Kang, Zhaoqiang Zhang, Shinpei Kusaka, Kohei Negita, Adam K. Usadi, David C. Calabro, Lisa Saunders Baugh, Yuxiang Wang, Xiaodong Zou, Zhehao Huang, Ryotaro Matsuda & Dan Zhao,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atropisomers with multiple gas-triggered structural flexibilities. Nat. Mater. (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3-01523-2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12/802fb4f8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