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作者:馮振興、李亞飛、周武、李彥光
通訊單位:俄勒岡州立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蘇州大學
電化學CO2還原可將CO2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原料或燃料,從而減少CO2的直接排放,有助于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碳循環。甲酸(或甲酸鹽)是電化學CO2還原是具有經濟效益且可行的重要轉化產品之一。然而,其商業可行性取決于高活性和選擇性電催化劑的開發。
俄勒岡州立大學馮振興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李亞飛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武研究員、蘇州大學李彥光教授報道了電催化CO2還原的最新研究成果,證明了結構缺陷對于鉍催化劑具有明顯的正向影響。以溶液法合成的富含缺陷氧化鉍納米管(Bi2O3 NTs)為模板,通過陰極極化將氧化鉍二次轉化為金屬鉍且保持催化劑納米管形貌,制備了富含缺陷的鉍納米管電催化劑(Bi NTs)。該催化劑對于CO2還原成甲酸鹽具有高活性,高選擇性以及優異的穩定性。其電流密度在-0.61 V時達到~288 mA cm-2。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優異的活性和選擇性歸因于催化劑中存在大量的缺陷鉍位點,使*OCHO中間體更穩定,促使還原反應的有效進行。
?

圖1 Bi2O3 NTs結構形貌表征
圖2 Bi NTs催化劑電化學性能表征
圖3 Bi NTs催化劑電化學性能表征
圖4 Bi NTs催化劑缺陷位點理論計算
圖5 Bi NTs催化劑光電化學CO2RR性能表征
本文報道了一種以氧化物為模板,通過陰極極化二次轉化獲得富含缺陷的鉍納米管電催化劑。豐富的鉍缺陷位點在CO2還原為甲酸(甲酸鹽)反應中可有效吸附并穩定反應中間體*OCHO,表現出優異的電催化活性與高選擇性。
?

Structural defects on converted bismuth oxide nanotubes enable highly active electrocatalysis of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DOI: 10.1038/s41467-019-10819-4)
原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0819-4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13/27a2709c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