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團隊簡介
廣州醫科大學納米生物醫學交叉研究團隊主要由“南山學者”引進人才聯合組建,基于多年的團隊合作和平臺搭建,已形成臨床需求導向和藥物研發為主體,涵蓋生物材料、納米醫學、分子藥劑學、腫瘤生物學的全方位、系統性研究鏈條。科研團隊成員現主持多個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科研經費充足、團隊氛圍良好、研究方向穩定、實驗設備完備,已逐步形成具有納米生物醫學研究特色的交叉研究路徑。因在醫用高分子材料和腫瘤等臨床疾病治療相關領域的發展需求,現面向海內外誠聘博士后,歡迎青年學者加盟。
李仕穎博士,現為廣州醫科大學藥學院研究員,碩/博士生導師,入選中國科協第四屆“青年人才托舉”項目,廣東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者”第三層次引進人才,主要從事醫用高分子材料和靶向藥物載體的研究,開發腫瘤及呼吸相關疾病的干預策略和藥物體系。
2010年-2017年在武漢大學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張先正教授課題組從事生物醫用高分子藥物載體的研究,2017年加入廣州醫科大學藥學院任特聘教授,依托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重點實驗室、粵港國家級醫藥研發平臺、廣東省分子靶標與臨床藥理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等完備的科研平臺,任分子藥劑生物學研究室主任。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青年科學家項目(子課題負責人),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領域-生物醫藥與健康重點領域專項等課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
近五年,以通訊作者在ACS Nano,Nano Letters,Bio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Small,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雜志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10以上論文40余篇。現任《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Chinese Chemical Letters》、《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青年編委,《Pharmaceutics》客座編輯,擔任Advanced Materials,Nano Today,Materials Today,ACS Nano,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60余個國際學術期刊評審,任中國藥理學會表觀遺傳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納米腫瘤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等。參與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廣東省藥理學會科技成果獎一等獎、廣州醫科大學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獎勵和榮譽。
雷琪博士,現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省過敏反應與免疫重點實驗室教授,入選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者”骨干人才。2017年博士畢業于武漢大學生物醫用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張先正教授課題組,畢業后加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聚氨酯泡沫傷口敷料原材料的開發與產業化,2019年9月入職華南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在朱偉教授課題組開展智能藥物遞送系統及新型酶固定化策略的研究工作。
2022年8月加入廣州醫科大學,目前團隊圍繞“靶向或調控病損微環境的納米治療藥物設計與應用”開展應用基礎研究,集中于脫敏治療、腫瘤治療與皮膚修復等領域。截至目前,已在高分子、納米材料、生物醫學等領域多個國際權威科學學術期刊如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Biomaterials和Small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個人H指數38,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項,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與面上項目等。
楊斌博士,現為廣州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博士生導師,“南山學者”引進人才。2014年博士畢業于武漢大學生物醫用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完成博士后訓練,2017年5月加入廣州醫科大學。主要研究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用于藥物遞送及腫瘤光熱/光動力/免疫治療,金屬-多酚配位生物材料在腫瘤治療與抗菌領域的應用。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縱向和橫向課題10余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Biomaterials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7件,部分專利已轉讓;擔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雜志青年編委,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專家,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腫瘤靶向治療技術分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納米腫瘤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等學術兼職。
一、研究方向
1、開發醫用高分子、無機納米顆粒、功能多肽等生物醫用材料、靶向藥物載體和無載體藥物組裝體;
2、探索臨床藥物治療不良預后的分子機制和用藥策略,開發臨床應用前景的藥物體系。
3、探索光熱治療、光動力治療、免疫治療和化療等新型聯合干預策略,開展抗腫瘤、抗菌、止血、脫敏、皮膚修復、心血管疾病、呼吸危急重癥等相關領域的應用。
二、招聘要求
1、35歲及以下,在國內外一流機構已獲得(不超過3年)或即將獲得化學、材料學、醫學、藥學、生命科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具有醫用高分子材料、納米醫學、藥物遞送、腫瘤免疫、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相關研究背景;
2、具有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對科研具有濃厚興趣,具備良好的英文文獻閱讀和寫作能力;
3、具備嚴謹的學術道德和職業操守、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勤勉踏實有上進心;
4、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文章。
三、崗位職責
1、協助完成課題負責人的科研項目,撰寫論文等科研材料;
2、獨立承擔科研項目;
3、協助指導團隊研究生的課題研究。
四、崗位待遇
1、薪資待遇: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的優厚待遇。根據個人資歷評定,年薪可達42萬元,完成科研任務可一次性獲得20-35萬元獎勵,成績突出者年薪可達50-60萬元。出站成果優異者優先申請學校正式在編崗位或“南山學者”引進人才崗位,年薪為60-120萬元。
2、其他人才補貼及政策:在站期間享受廣州市提供的2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及出站后30萬元廣州市安家費(與市屬單位簽訂3年以上工作合同);出站留在廣東省參加工作可享受廣州人才綠卡及子女入學等支持,詳見《關于加快新時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
3、鼓勵并幫助符合要求的博士后申報各類科研項目。
4、基本保障:按照廣州市繳費比繳納五險一金、節日慰問等福利。
5、特色福利:員工體檢、免費班車、節假日慰問、員工活動等。
6、科研環境:提供國際水準的研究條件,包括良好的工作環境、充足的研究經費、完備的實驗儀器和團結互助的工作氛圍,根據工作能力及個人意愿可申請在本課題組或推薦至國內外高水平實驗室繼續深造。
五、申請程序和提交材料
1、完整的個人中文或英文簡歷(PDF)。
2、代表性成果全文。
3、其它能夠說明科研和工作能力的材料。
聯系方式:leiqi@gzhmu.edu.cn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14/fb33e34e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