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投稿,同一天發(fā)表!Science背靠背報道這一材料的突破! 2023年11月15日 下午6:30 ? T,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22 2018年,實驗證明了立方砷化硼(c-BA)的預(yù)測高室溫導熱系數(shù)(κ),>1300 W m?1 K?1。大約在同一時間,還預(yù)測c-BA的載流子遷移率也很高,電子為1400 cm2 V?1 s?1,空穴為2100 cm2 V?1 s?1。后來,還預(yù)測了在1%的小應(yīng)力下,空穴遷移率更高,>3000 cm2 V?1 s?1。 這種高載流子遷移率是由于電子-聲子相互作用弱和小有效質(zhì)量。與預(yù)測c-BA導熱系數(shù)的計算一樣,這些計算基于晶體質(zhì)量高、雜質(zhì)含量非常低的非缺陷c-BA。同時具有高導熱性和載流子遷移率,使c-BA成為電子和光電子學許多應(yīng)用的有前途的材料。盡管有這種潛力,但高遷移率尚未經(jīng)過實驗驗證。 然而,就在2022年7月21日這一期的Science中,背靠背發(fā)表了兩篇文章,來報道c-BA高遷移率的實驗驗證。 通訊作者: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劉新風,休斯敦大學Jiming Bao,休斯頓大學任志鋒。 本文使用泵浦探測瞬態(tài)反射鏡來監(jiān)測光激發(fā)載流子在單晶c-BA中的擴散,以獲得其遷移率。使用近帶隙600 nm泵脈沖,作者發(fā)現(xiàn)1550±120 cm2 V?1 s?1的高雙極遷移率,與理論預(yù)測非常吻合。在同一地點使用400 nm泵的其他實驗顯示,遷移率>3000 cm2 V?1 s?1,作者將其歸因于熱電子。高載流子遷移率的觀察,結(jié)合高熱導率,使c-BAs在高性能電子和光電子領(lǐng)域的大量器件應(yīng)用成為可能。 通訊作者:MIT陳剛,休斯頓大學任志鋒。 作者使用光學瞬態(tài)光柵(TG)方法來測量c-BA單晶同一點的電導率和導熱性。在室溫下,作者實驗測量到了1200 W m?1 K?1的導熱性和1600 cm2 V?1 s?1的雙極遷移率。通過從頭計算,作者表明電離雜質(zhì)具有很強的載流子散射,而中性雜質(zhì)主要造成來熱導率的降低。這些發(fā)現(xiàn)將c-BA確定為唯一已知的具有這種理想性能組合的半導體,并將其列為下一代微電子應(yīng)用的理想材料之一。 兩篇文章的通訊作者中,都有休斯頓大學任志鋒,讓我們不禁懷疑他們是相約好的,再看一下,文章的投稿記錄,果然如此! 同一天投稿,同一天接受,同一天發(fā)表! 不同的團隊,同時進行實驗驗證,這實在是科學研究中的佳話! 文獻信息 1. Yue et al., High ambipolar mobility in cubic boron arsenide revealed by transient reflectivity microscopy. Science 377, 433-436 (2022)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4727#con12 2. Shin et al., High ambipolar mobility in cubic boron arsenide. Science 377, 437-440 (2022).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4290#con17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15/5dccf3b0c1/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guān)推薦 Nature Materials:這個負極突破自身極限! 2023年10月14日 曹瑞國/焦淑紅/谷猛/程濤?,最新Nature子刊! 2023年10月12日 錢逸泰院士/朱永春等,重磅AFM! 2023年10月6日 新南威爾士大學AEM:石墨電極功能分析的策略 2023年10月13日 Angew:用于高穩(wěn)定性鋰負極的酞菁鈷衍生分子隔離層 2023年10月29日 安長華/姚爽Nano Research:Ni基電催化劑的尺寸效應(yīng):電化學苯甲醇氧化 2023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