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金屬電池是未來能源儲存的理想選擇。然而,其應用卻受到陽極側枝晶的困擾,這會導致形成脆弱的固體電解質界面相(SEI)和集流體上不均勻的鉀沉積。
圖1.?通過Al的雙重改性設計定制SEI成分
蘇州大學孫靖宇、浙江工業大學陶新永等展示了以直接生長的摻氮石墨烯表皮為修飾的三維多孔框架鋁集流體(NG@P-Al)的雙重改性設計。研究顯示,由于摻雜碳和鋁之間的電負性差異,鋁基板上的電子密度會降低,從而導致集流體費米級位置降低,這將導致電子優先向電解液鹽而不是溶劑傳輸,從而形成富含無機物的 SEI。
此外,對NG@P-Al集流體進行幾何和化學改性可確保改善親電性,從而輕松降低鉀金屬的成核障礙。這種穩定的富無機SEI結構已通過高分辨率冷凍-TEM檢測得到確定,其形成機制也通過各表征得到揭示。
圖2.?鉀金屬的電化學沉積行為
由此產生的SEI能夠加速離子傳導并引導鉀的均勻沉積。與使用典型的鋁集流體組裝的鉀金屬電池相比,基于這種設計的集流體的電池實現了更高的倍率能力(在50 mA cm-2下維持400小時)和低溫耐久性(在-50℃下穩定運行)。此外,該工作設計的集流體可規模化生產,可實現高安全性鉀金屬電池的可持續制造,并有可能降低制造成本。
圖3. 基于原始和改性集流體的電化學性能
Dendrite-free And High-Rate Potassium Metal Batteries Sustained by An Inorganic-Rich Sei. Advanced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6992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15/616befe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