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康毅進教授團隊,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發表了題為 “Interlayered Dendrite-free Lithium Plating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研究論文。
? ?
?
鋰金屬電池的理論容量高達3860 mAh/g,近10倍于傳統的石墨負極鋰電池,被視為是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高能量密度電池。
然而鋰金屬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枝晶引起電池短路,導致性能快速衰退,循環壽命大幅下降。因此,有效解決枝晶生長問題是鋰金屬電池高效安全應用的前提。
該工作通過設計一種金屬鋰的夾層結構(石墨相氮化碳/鋰/碳布結構),一方面碳布作為鋰沉積的基底,增大了電極的比表面積從而降低鋰沉積的有效電流密度,抑制枝晶的生長;
另一方面,氮化碳中的吡啶型和吡咯型氮是“親鋰”元素,可有效調節鋰離子的分布,消除鋰在沉積過程中的尖端效應,抑制枝晶的生長,同時,氮化碳作為中間層也可從物理上阻礙枝晶的生長。
因此,結合多方面作用,金屬鋰可大量均勻的沉積在氮化碳/碳布中,其金屬鋰的儲存量是單純碳布儲存量的2倍,是銅片的2.5倍。作為電極能提現出來的容量為2619.8 mAh/g,能達到金屬鋰理論容量的~68%。
將夾層結構的鋰作為電極,在Li-Li的對稱電池中,可以實現高電流密度(2mA/cm2)下高達1500小時的無枝晶循環電鍍/剝離鋰(相同條件下,金屬鋰只能循環約400小時)。并且,在全電池測試中,夾層結構的鋰也表現出更加優異的性能。
?
該設計不僅有利于實現高性能的鋰金屬電池,同時對鋰金屬電池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掃碼閱讀原文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1901662
康毅進,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美國Argonne國家實驗室完成博士后研究。研究工作主要著重于化學、納米科學、材料科學在生物醫藥以及催化和能源領域的應用,在Science, Nature Catalysis, PNAS, Angewandte Chemie, Nano Letters?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40篇,?論文總引用次數超過5400次,h-index 25。 目前康毅進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有:1)燃料電池,2)電解水,3)還原CO、CO2至高價值多碳產物,4)電化學氮還原合成氨,5)化學儲能,側重鋰金屬電池、鋰硫電池。 聯系方式:kangyijin@uestc.edu.cn
期刊介紹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has been bringing you the latest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every week for over 30 years. Read carefully selected, top-quality Reviews, Progress Reports, Communications, and Research News at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topped its previous spectacular performance with a new Impact Factor of?21.95, an increase of 10% on the 2016 value. One key to the success of?Advanced Materials?is its pronounced interdisciplinarity. 投稿網址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advmat/default.aspx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16/7bdc44e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