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金屬有機骨架(MOFs)中金屬中心的局部配位環境是鋰-氧氣(Li-O2)電池過電位調控的關鍵和難點。基于此,北京大學郭少軍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在單晶萘-鉛-MOF(簡稱Na-Pb-MOF)中構建了獨特的PbO7金屬節點,顯著提高了Li-O2電池中ORR和OER的催化活性。
作者發現,在四甲基鉛-MOF特征(簡稱4OMe-Pb-MOF)中,PbO7中Pb和O之間的坐標鍵距大于PbO6節點中Pb和O之間的坐標鍵距,導致PbO7節點中的Pb 5d-O 2p軌道耦合明顯低于4OMe-Pb-MOF中PbO6節點中的Pb 5d-O 2p軌道耦合,從而優化了對中間體的吸附相互作用,促進了LiO2還原為Li2O2和LiO2氧化為O2的速率決定步驟,降低了整個反應的活化能。因此,對比4OMe-Pb-MOF,基于Na-Pb-MOF的Li-O2電池具有更低的總放電/充電過電壓(0.52 V)和更高的循環穩定性(140次循環)。

鋰-氧氣(Li-O2)電池具有3500 Wh kg-1的理論能量密度,在放電過程中溶解在電解液中的O2接受電子,與Li+離子反應生成Li2O2;而充電過程中Li2O2失去電子,分解成O2和Li+。然而,緩慢的析氧反應和氧還原反應(OER和ORR)動力學導致高過電位,導致能量效率低和電池循環性能不足。在開發高效的在極催化劑中,MOFs由于其適應性強的組成和有序的活性位點,在高性能Li-O2電池中表現出巨大的電催化劑潛力。其中,金屬節點的配位數(CN)通常為4、6或8,并且金屬節點中的活性位點陣列均勻分布以增強催化作用。但是,在不利的電子結構環境下,金屬節點的穩定配位需要與OER和ORR相關的高能量勢壘。
此外,由于晶體穩定能量的限制,構建配位結構-性能關系一直是一個長期的挑戰,導致由金屬中心的固定配位數來確定的固定局部配位環境。因此,在金屬節點上構建具有異常配位數的MOFs對于提供中心金屬和配體之間的軌道耦合對Li-O2電池電催化活性的影響的見解至關重要,但還未被探索。
以Pb基MOFs作為Li-O2電池的正極,包括Na-Pb-MOF單晶和4OMe-Pb-MOF單晶。Pb-MOFs是通過一種簡單的方法合成的,包括Pb(NO3)2和兩種不同的配體2, 6-萘二甲酸(L3)和2, 3, 5, 6-四甲基對苯二甲酸(L5)在120 ℃下孵育約48 h,得到無色塊狀晶體(Na-Pb-MOF)。將Na-Pb-MOF用氯化氘(DCl)酸洗,證實成功合成了Na-Pb-MOF和4OMe-Pb-MOF。1H NMR譜證實了Na-Pb-MOF的配體與L3相同,證實了L3配體參與了與Pb的配位。Na-Pb-MOF的化學式為[Pb(C12H6O4)(C3H7NO)],具有Pnma空間群和正交晶系。4OMe-Pb-MOF的分子式為[Pb-(C12H12O8)],具有C2/c空間群和單斜晶系。DMF植入Na-Pb-MOF后,Pb2O10簇中PbO7節點的配位數與4OMe-Pb-MOF植入Pb2O8簇中PbO6節點的配位數不同,Pb2O10簇中PbO7節點的配位數更高。
圖1. Na-Pb-MOF和4OMe-Pb-MOF的表征
作者將Na-Pb-MOF和4OMe-Pb-MOF作為Li-O2電池的正極電催化劑。在完全充/放電條件下,PbO7節點的Na-Pb-MOF的放電容量為6247 mAh g?1,高于PbO6節點的4OMe-Pb-MOF(4765 mAh g?1)。Na-Pb-MOF電極在完全充放電過程中的極化過電位低于4OMe-Pb-MOF電極,表明ORR和OER動力學更快,促進了更多Li2O2的形成和分解。在電流密度為0.1 A g?1,容量為1000 mAh g?1時,Na-Pb-MOF催化劑的總充放電過電位為0.52 V,ORR過電位為0.15 V,OER過電位為0.37 V,而4OMe-Pb-MOF則表現出較高的放電過電位(0.26 V)和充電過電位(1.03 V),總OER/ORR過電位為1.29 V。
在容量限制條件下,即使在0.5 A g?1條件下,Na-Pb-MOF的總充放電過電位仍然接近1.0 V,比4OMe-Pb-MOF具有明顯的優勢。當固定容量為1000 mA h g?1時,基于Na-Pb-MOF的Li-O2電池可以穩定循環140次,而基于4OMe-Pb-MOF的電極由于嚴重的充放電極化,只能循環45次。
圖2. Na-Pb-MOF和4OMe-Pb-MOF的電催化性能
圖3. Na-Pb-MOF和4OMe-Pb-MOF在ORR/OER中的微觀結構
Na-Pb-MOF中PbO7中Pb和O的鍵長大于4OMe-Pb-MOF中PbO6節點的鍵長,其中Na-Pb-MOF中Pb-O化學鍵的平均長度明顯長于4OMe-Pb-MOF。此外,在Na-Pb-MOF的PbO7位點上,Pb價態的降低和與Pb配位的O原子價態的增加導致Pb 5d中心向上移動,O 2p中心向下移動。Na-Pb-MOF中Pb 5d-O 2p軌道的弱耦合降低了與中間物種LiO2的相互作用,降低了OER和ORR反應的活化能,提高了反應動力學。
圖4. Na-Pb-MOF和4OMe-Pb-MOF的電子態分析
Bader電荷分析表明,從LiO2轉移到Na-Pb-MOF的電子低于轉移到4OMe-Pb-MOF的電子,表明LiO2在Na-Pb-MOF上的吸附能弱于在4OMe-Pb-MOF上的吸附能。在Na-Pb-MOF的情況下,LiO2中的Li原子與Na-Pb-MOF中PbO7位點的兩個O原子和一個Pb的鍵長分別為1.87、1.85和3.17 ?,比4OMe-Pb-MOF中的鍵長,表明Na-Pb-MOF與LiO2的相互作用較弱。
對于Na-Pb-MOF和4OMe-Pb-MOF,ORR的速率決定步驟是LiO2還原為Li2O2,而OER的速率決定步驟是LiO2氧化釋放O2。由于對LiO2的吸附較弱,Na-Pb-MOF的ORR活化能和OER活化能均低于4OMe-Pb-MOF。同時,Na-Pb-MOF比4OMe-Pb-MOF具有更低的ORR和OER過電位。結果表明,在Na-Pb-MOF電催化劑的PbO7節點上,Pb和O原子之間的軌道耦合可以調節與LiO2的吸附相互作用,從而影響OER和ORR過程的活化能和過電位。
圖5.吉布斯自由能和活化能分析
Orbital Coupling of PbO7 Node in Single-Cryst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 Enhances Li-O2 Battery Electrocatalysis. Nano Lett.,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3c03576.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20/b7630bb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