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戰略合作伙伴“鋰電前沿?”← 關注它
在XRD精修之前,一定要搞懂的8個基本問題
1、Jade有哪兩種精修模式?各有什么特點和應用?
2、Jade的精修模塊用什么評價精修的好壞?
3、如何讀入晶體結構模型?如何精修晶體結構?
4、如何做約束?
5、對于微量相有什么處理方法?
6、對于非晶相有什么處理方法?
7、做晶粒尺寸計算前要有什么準備?
8、做晶胞參數精修前要做什么準備?
1 Jade有兩種精修模式:結構精修和全圖擬合
結構精修:以物相的晶體結構為模型進行精修,是一個標準的Rietveld精修程序。可以用于計算晶胞參數,物相定量和微結構。而且可以修正晶體結構。
全圖擬合:以PDF卡片(衍射峰位置和衍射峰相對強度)為模型進行精修,它僅是一個全圖擬合程序。可以用于計算晶胞參數,物相定量和微結構。
Jade 特色
操作界面
操作步驟示例
例:對有一個Mn-O樣品,進行Rietveld精修
樣品中加入30%內標物質Si。
Si在這里有兩個作用:
(1)作為晶胞參數精修的標樣,校正儀器的測量誤差。
(2)作為多相定量的內標,計算各個相的含量。
具體步驟如下
1. 物相檢索,確定晶體結構模型
模型選擇為PDF卡片,稱為“非結構相”,模型選擇為晶體結構(Cif文件),稱為“結構相”。Jade通過選擇“計算卡片”來讀入“結構相”模型。
?
2 進入精修窗口
選擇“Options | WPF Refine”命令,進入全譜擬合窗口。圖中顯示4個物相被引入。
3 固定內標參數,輸出參數初始值
Si作為內標物質,首先就要固定住它的晶胞參數LC不被改變,同時設置作為定量分析的內標,輸入其摻入量為30%。
4 計算理論譜,建立初始模型
根據引入的晶體結構計算出一個“計算譜”,同時顯示計算譜和實測譜之間的差異(方差)。
圖中白色的譜圖為實測譜,紅色的譜圖為計算譜,在窗口的上端顯示兩者的差異R。
5“全局參數”精修
全局參數包括:背景線(BG),樣品位移(SD),儀器零點(Z0)等,分別在這些項目前的勾選框中加入對號,并按下“Refine”按鈕,即逐步加入新的精修參數,逐步精修。
軟件智能:軟件根據實驗譜給需要精修的參量都賦了“初始值”。所謂精修,就是在這些初始值的基礎上修正各個參量。可以添加、減少需要精修的參量。也可以手動賦初始值。
6“相參數”精修
選擇“Phase”頁,下“Refine”命令按鈕,進行“相參數”的顯示與精修。
基本相參數包括:
?
1、晶胞常數(LC):晶胞大小、密度和形狀。
2、標度因子(SF):多相體系中的質量分數。
3、峰寬函數(f0,f1,f2),峰形參數(p0,p1),歪斜因子(s0,s1):微觀應力和晶粒尺寸
4、溫度因子(TS):原子振動。
5、峰形函數(PearsonVII,PV,Gau):衍射強度計算,微觀應力與晶粒尺寸。
6、單獨強度修正(I%)或擇尤取向(O1,O2):織構。
7、限制峰寬:微結構(晶粒尺寸、微觀應力、晶粒形狀)。
這些參數根據選擇不同,有些參數受限不能修正。對于結構相,還可以修正結構參數(原子位置等)。
如果樣品中存在多個物相,則必須針對每一個物相都做這些精修。
并不一定每個參數都要修正,重要的參數才需要精修。并不一定每個物相都要精修,應當先精修主要的或重要的物相。
7“晶體結構參數”精修
1、對于結構相,按下進入到晶體結構修正窗口。
2、在這里可以修正各個原子的位置(x,y,z),占位率(n)和與結構因子相關的B或U因子。
3、按下“All”,則表示修正該結構中所有允許修正的因子。
4、或者按類選擇或手動選擇只修正其中的某些因子。
?
8. 結果觀察
顯示精修狀態
9.觀察R
單擊“Display”選項卡,并選擇顯示“R%”,可顯示精修過程中R值的變化(即殘差M),圖中E是精修收斂目標。
精修過程中應當時刻關注R值的變化,如果某個參數精修后使R值增大,應當放棄這個參數的精修。
10.觀察Wt
單擊“Display”選項卡,并選擇顯示“R%”,可顯示精修過程中R值的變化(即殘差M),圖中E是精修收斂目標。
精修過程中應當時刻關注R值的變化,如果某個參數精修后使R值增大,應當放棄這個參數的精修
11.觀察Size
單擊“Display”選項卡,并選擇顯示“R%”,可顯示精修過程中R值的變化(即殘差M),圖中E是精修收斂目標。
精修過程中應當時刻關注R值的變化,如果某個參數精修后使R值增大,應當放棄這個參數的精修。
12.結果輸出
單擊“Report”,可以將精修結果輸出到一個擴展名為“.rrp”的文件中,這個文件可以用記事本軟件打開;
也可以單擊“Print”,根據需要將精修結果打印出來。
?整個過程可以總結為
例1:內標法精修晶胞參數
在電池正極材料中加入Si作為內標,修正材料的晶胞參數。
內標法精修時,固定內標物質Si的晶胞參數不變,以Si的晶胞參數修正儀器的誤差。
晶胞參數精修的方法總結
1、將標準物質加入待測樣品中,固定住標準物質的晶胞參數,以此為內標,校正儀器的零點和樣品位移誤差。
?
2、在精修前,先測標準物質的角度校正曲線,此時可校正儀器零點。樣品位移成為直接精修的變量。
?
3、如果不用標準樣品校正儀器零點和樣品位移,則二者成為精修變量。
?
4、晶胞參數是一個可以直接精修的變量。從操作界面直接觀察到結果。以初始的晶體結構為模型,原子位置(x,y,z),固溶體中的原子占位(n),包含溫度因子在內的結構因子(B)是可以直接精修的變量。這些參數會影響晶胞參數。
?
例: Li-Mn-Co-Ni-O三元電池正極材料的晶體結構精修
?
粉末衍射經常做的一種精修是:無法找到實測物相的晶體結構模型。但有相近的模型可以借用。通過修改模型,可以得到實測物質的晶體結構。
例:Li-Mn-Co-Ni-O三元電池正極材料是沒有PDF卡片或者CSD卡片的。但有結構相近的LiCoO2的晶體結構模型。
通過FindIt軟件保存好LiCoO2的CIF模型;讀入Jade,進行晶胞參數調整,基本吻合晶胞參數;
修改原子參數,保存成新的CIF模型;讀入新模型進行占位率精修。
晶體結構精修的方法總結
晶體結構精修,經常涉及原子位置、各向同性因子、位置占有率的精修。這些在精修界面直接約束。
在這個例子中,Ni2+與Li占有相同的位置。將Ni2+的各向同性因子約束與Li的相同。占有率為1-n1。
Ni3+與Co,Mn占有相同的位置。將Co,Mn的各向同性因子約束與Ni3+的相同。精修Ni,Co的占有率。
精修Ni,Co的占有率。Mn的占位率為1-n3-n4。
小結
1、應當先修主要相,次要相可以在最后稍做精修;
2、在精修過程中可以隨時加入要精修的相;
3、可以用鼠標拖入CIF結構模型,也可以直接使用PDF卡片,但只有計算卡片或CIF模型才可以做晶體結構精修;
4、暫時不被精修的相應當固定住(N);
5、精修時發現不存在的相應當排除(E);
6、微量相的衍射線最容易自動移動其它物相的峰下面,占用其它物相的衍射強度,造成微量相的含量急劇升高的假象;
7、根據衍射峰位移動的正確性來判斷精修結果的正確性,避免假收斂。
8、Rietveld方法的收斂和結果的精確度依賴數據的測量精度。定量分析-晶胞參數-原子摻雜占位的測量時間分別為0.5-1-8h。
9、要有寬的掃描速度,對于結構精修,需要測到130°以上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21/23116a0eff/